二、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国家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遗产。
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伟大创举。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比较早,这是我国历史发展道路决定的,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选择。各种因素导致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统一。这说明,统一得人心,是趋势,是潮流,符合我国国情。世界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盛极一时的强盛帝国,但最终都走向分崩离析,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缺少我们这样共同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认同。历史反复证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与安定是国家治理的前提条件。任何分裂与动荡,都会导致国家与人民陷入灾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制度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政治智慧。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各民族智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边疆、民族等一系列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建设上都有缜密的思考。这些思考及制度安排虽然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在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配套完善和提高治理能力的方式方法上,都积累了许多经验。特别是在制度建设上所贯穿的大一统、民本、德主刑辅、选贤任能、反腐倡廉、社会治理、赈灾济困、民族融合、生态保护等思想尤为突出,其历史智慧、进取精神乃至某些具体措施,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核心价值观创造上给我们留下了丰富遗产。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是非不乱则国家治”的道理。无论是奴隶社会的礼治,还是封建社会的德主刑辅,国家治理都很重视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树立与传播,重视各民族间的历史文化认同,以凝聚国家、凝聚社会、凝聚民心。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精神、正己修身精神、变革进取精神、勤劳事功精神、仁义诚信精神、和而不同精神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些精神,使我们的祖先在国家治理上力图将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文化秩序、自然秩序相统一,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与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