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天地  >  文稿  

关于中美关系,习近平提到的几个“关键词”

2015-09-17 14:12:59
来源:新华网
编辑:覃贻花

【关键词4:民意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人民对彼此都怀有淳朴友好的感情。中美友好的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

着眼民众,加深友谊。习近平曾多次访问美国,也去过普通美国人家中做客,美国民众的真诚好客让他深受感动。习近平2012年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与老友重逢的情景和1992年帮助一位美国老妇人完成丈夫遗愿重返中国福建鼓岭的故事感人至深,传为佳话。在洛杉矶参观国际研究学习中心,习近平还同美国青年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中美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进一步增进中美两国16亿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将决定两国关系的未来。”

2013年5月,习近平在会见美国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时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也要自下而上。中美关系根基在地方、在民间、在基层。中美关系发展离不开地方交流合作,更离不开两国人民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双方要从地方做起、从民间做起、从基层做起,发挥地方特色,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

习近平认为,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但电话、网络永远不能取代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植根于人心的友情,才是牢不可破的。“我们要鼓励和扩大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拓宽两国地方、智库、媒体、青年、社会各界交流渠道,不断夯实中美友好的社会和民众基础。”

【关键词5:责任共担】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中美在国际事务中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共迎挑战、共担责任,既是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盼。对此,在2013年的庄园会晤上,习近平就高屋建瓴地指出:“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都肩负重要责任。应该在双向和互利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应该发挥各自优势、承担各自义务,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应该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美方加强在伊朗核、朝核、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反恐、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协调、合作,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4年11月,两国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各自2020年后的行动目标,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共迎挑战的重要注脚。

“我对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抱有信心。”2013年6月,习近平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共见记者时为此列出五点理由:双方都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40多年双方合作的积累,使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机制保障;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未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习近平表示,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都是伟大的民族,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只要双方拿出决心和信心,保持耐心和智慧,既大处着眼、登高望远,又小处着手、积微成著,就一定能够完成这项事业。

共2条首页上一页12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