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中国地方性行业性改革创新实践进行实时总结评估,并将局部实践上升为地方乃至国家治理的普遍实践。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吸收来自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经验。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方面有过许多探索,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各地方各行业进行过许多创新性实践,在依法治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政府问责、政治透明、行政效率、政府审批、政府绩效管理、地方分权和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不乏应用推广的价值。然而,许多创新性治理改革因为没有上升为及时得以制度化、程序化和法治化而中止,或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总结地方和行业治理改革的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政策、制度、机制甚至法律。为此,需要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对于地方性和行业性实践进行系统搜集、分类整理、实效评估、可推广性分析等研究,从而形成地方和行业治理案例库,为地方治理和国家治理提供服务。
国家治理改革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课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坚持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用国家治理改革来与国际社会对话,不但可以建立双边或者多边学术文化沟通的渠道,使国际社会与我国学术界更容易达成双向理解,而且可以更大程度彰显中国发展的优势所在。中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难曲折的渐进改革而形成的,中国国家秩序的历史进程不仅需要理论解释和说明,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也需要认真梳理和系统总结,对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与现状、治理要素和资源做出理论解释和说明,强化我国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影响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国家治理文明在当代世界文明体系中的话语权的重大任务,迫切需要学术性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及其相关研究成果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