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要闻  

任理轩系列文章详解“四个全面”实现的四大“新飞跃”

2015-07-02 14:28:16
来源:人民网
编辑:覃贻花


三论: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飞跃

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又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今日中国的主旋律。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交融、互为机遇的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更好治国理政、更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中华号”巨轮破浪前进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实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飞跃。

牢牢把握社会发展阶段性规律特征,实现发展战略的与时俱进。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分阶段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首要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与所处历史环境、具体实际和阶段性特征相一致,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这一普遍规律,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晰当今国内国际发展大势,明辨我国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导航仪和推进器。

牢牢把握当前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发展是发现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包括矛盾运动定律,包括判断主要矛盾和其他矛盾、推动解决好主要矛盾和其他矛盾的内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感应时代律动,抓住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的发展高度上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统一,推动中国社会蓬勃发展。

牢牢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布阵筑基。发展是有目标和目的的。500年来,人类社会发展总的目标和目的都是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是顺应世界潮流、实现国家现代化。“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回答什么是治国理政的现代化、怎样实现治国理政的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战略布局,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布阵筑基。

四论:党治国理政战略的新飞跃

战略立足今天、规划现实走向,又着眼明天、描画未来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致力于执政兴国,运筹帷幄、周密擘画,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稳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指引方向,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路径,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战略的新飞跃。

紧紧围绕治国理政,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战略首先体现为理论。科学战略理论以科学认识把握规律为基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认识把握“三大规律”,总结升华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展现党的执政意志、执政智慧、执政艺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战略是谋全局、谋发展、谋长远的,与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制度相契合。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三大规律”同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制度成果,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根本意义、全局意义、长远意义。

紧紧围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战略攸关道路,道路决定前途命运。习近平同志强调:“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不懈探索“三大规律”的伟大成果,是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结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展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共2条首页上一页12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