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杰
产业选择的适宜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成败。杭州、无锡等城市始终坚定产业发展战略,走出差异化的特色发展道路,形成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优势。
作为国内数字经济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2003年以来,杭州一直将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基础,充分发挥其引领性、带动性、衍生性特点,持续丰富数字经济的内涵,拓展数字经济发展外延,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以本地场景培育本地产业。2003年,“数字浙江”开始布局建设,首次将信息化建设列入百亿计划,吸引了大量数字经济企业集聚杭州,本地企业也在区域市场的加持下快速成长,浙江省互联网普及率的大幅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杭州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
以数实融合孵化新增长点。杭州为解决“脱实向虚”问题,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提出“新制造业计划”,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推广“做样学样”“轻量化智改”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模式。2021年,杭州提出发展九大标志性产业链,其中视觉智能(数字安防)、智能计算、智能家居、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等产业链与数字经济高度关联。
以平台企业打造产业生态。杭州是平台经济大市,拥有120余家平台企业,市场交易额占全国50%以上。为充分发挥平台经济作用,杭州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平台企业“模式创新+硬核技术创新”,深化“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设置的“观察期”,探索“触发式”监管、柔性监管等制度,完善创新容错发展机制。
无锡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重要一极,2022年物联网产业营收突破4000亿元,占江苏省的50%,居全国前列,覆盖信息感知、传输组网、计算存储、应用处理的完整链条,形成了“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培育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模式。
发挥高能级平台的资源聚合力。2009年,无锡为发展物联网产业,推进中国感知中心落地,获批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建设创新示范区”,吸引了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电科等央企,以及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9家重点高校物联网科研机构落地发展,正式创办并连续13年举办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落地重大产业投资或合作项目近1000个。
发挥市场主体的产业发展作用。为促进企业集聚发展,无锡提出“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一切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的理念,出台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通过立法手段,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发展环境。目前,无锡已集聚物联网相关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物联网上市企业82家、物联网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物联网从业人员20万余人。
发挥三方机构的集群自组织功能。为解决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难点问题,无锡市委市政府设立了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促进中心采取“事业+企业”的一体两翼双轨运营模式,组织30家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成立车联网示范区创新联盟,共建各类基地、平台29个,联合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共同成立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通过校企对接、专家进企业等活动,加速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作者系成都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