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天地  >  文稿  

以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向更高水平开放迈进

2024-08-22 14:46:08
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周濛

以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向更高水平开放迈进

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着力探索“链”上发展新路径

文_李璐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饱含家国情怀、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创新作为、坚守底线红线的干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水平。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成都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更彰显了这座城市对于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坚定决心。成都这座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西部名城,要以人才为核心,以开放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积极向更高水平开放不断迈进。

聚焦人才集聚生态战略,提升人才集聚力。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多层联动式靶向引才。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思路,围绕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行业产业引育人才,同时把握时间窗口期,加速培育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光电子等若干高成长性未来产业集群的未来型人才部署,实现产业引人、人才助产的双向正循环。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大力实施英才计划,统筹推进各类引才项目,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成都高校众多、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推动高校与产业联合发展,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抓手,深化高校协同联盟机制,推动高校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共同提升高校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支持高校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内陆高等教育开放高地。

聚焦人才发展生态战略,提升创新策源力。秉持“平台聚才”思维,进一步建强高能级平台,发挥平台载体对人才、项目、技术的吸引集聚作用。以人才链优化教育链,合力培育“链”上融合新动能。立足人才创新能动作用,以校院企地协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应用场景构建为重点,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化为新竞争力,驱动产业链畅通、创新链贯通、价值链融通。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着力探索“链”上发展新路径。探索以人才企业牵头、民营资本参投、政府配套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引导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共建创新协作平台,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人才链提升产业链,奋力开创“链”上联动新格局。发挥人力资源配置专业优势,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链主企业开展服务合作和链接产业资源,开展基于产业链的“群链式”协同创业,使人才战略和城市产业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实现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和共同繁荣。

聚焦人才赋能生态战略,提升生态涵养力。以前列意识创新高水平人才制度,推进人才评价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各类人才分层分类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增加知识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投入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推进人才服务系统化,围绕优化人才生活服务,加快构建“15分钟公服圈”,加强人才安居保障,建设“货币补贴+实物保障”有序衔接、互为补充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构建学有优教的人才子女教育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家庭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创造无处不在的人才交往空间。推进人才服务国际化,积极为外籍人才落实教育、医保、社保等方面的国民待遇,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国际化服务主线,做优国际人才的开放生态。推进人才服务数字化,创新服务运行机制,按照“最多跑一次”的工作指引,深化人才服务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拓展衍生人才服务范围,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务质效。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