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这一重大原则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全过程。如何在思政课教改具体过程中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原则?哪些该改、哪些不该改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又要有真理的精神——这是“智”与“慧”相统一的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原则。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决不能迷失方向、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所以必须守正。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读懂时代、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人才,所以必须创新。那么,在思政课教改中,哪些该改、哪些不该改呢?显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不能改。同时,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就必须要改。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新的国内外形势迫切需要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在思政课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教育融合的力度和效度。及时改革传统的安全教育观,让学生从小筑牢安全底线。其次,在思政课程中必须加强普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力度和效度。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在思政课程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力度和效度。大力改革和扭转应试教育现象,积极培养有健全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学生。
将“智”与“慧”相统一才能把握好思政课守正创新。“智”与“慧”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智”是人类面对现实和已知世界时常用的思维方式,注重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和逻辑认识世界;“慧”是人类面对未来和未知世界时常用的思维方式,更注重用心去感悟真理,是顿悟的过程。
把握好思政课的守正创新,需要“智”与“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一方面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少。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环境复杂化,深刻影响着思政教育的社会环境。同时,一些学校开设的思政课远未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精神,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首先追求真理,就要用心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其次揭示真理,就要顺应时代呼唤,发挥智慧力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展示探究真理、辨析真理、发现真理的智慧力量;最后笃行真理,在实践中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把握好学术与学养、历史与逻辑、原则与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始终做到道不变、志不改。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