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剑锋:第一,首先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第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依托四川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第三,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力度,吸引和培育新能源领域的高端人才。第四,拓展应用场景与市场。四川的新能源应用场景,与西北地区、大湾区各地相比,尚不处于领先优势。要积极拓展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能源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据川观新闻)
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渠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党支部书记、变电运维中心主任何晓莉:要建“良田”,夯实农业基础。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良田粮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支持丘区骨干水利渠系配套工程建设,特别是加快建设一批小型水源工程和末级渠系,配套完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努力实现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提升。要推“良法”,提升单产水平。何晓莉深感,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要加大投入深入开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绿色高产的突破性新品种。要强化良种和良法配套,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升粮食单产水平。要推“良机”,增强生产效率。要大力提升农机农艺融合水平,建设川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先导区,大力实施“五良”(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加大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冷藏、烘干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要施“良策”,破解种粮难题。要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要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解决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好”种地问题。(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四川省南部永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友生:一是要强化政策扶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给予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精准提升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为企业提前储备英才;三是要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创业,倾斜资源解决融资难问题,降低创业门槛,完善创业失败后的支持体系。(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杉:强化星智工业云等产品体系打造,发布超100个“小快轻准”产品及解决方案,打造“链式”转型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更多企业上云,打造智慧工厂;持续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支撑智慧工厂、智能矿山等5G工厂示范标杆,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打造一支体系化、专业化的行业专家队伍,培养细分行业咨询师进行跨市州项目支撑,为全省企业提供咨询及诊断服务。(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成都恒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段江:建议出台人工智能专项人才招引政策“筑巢引凤”,并将重点放在引进年轻人才上,打破传统观念中对年轻人缺乏经验的偏见,厚植人才成长沃土。通过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完善的配套政策,鼓励年轻人毫无后顾之忧地扎根四川、热爱四川、建设四川,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李财燕:现在急需建设一条高速铁路过境马边、沐川,形成公、铁、水联运,彻底破除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区域交通瓶颈制约。若能过境马边、沐川等乌蒙山片区,将极大地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包括马边在内的大小凉山欠发达县域一起加快追赶、跨越发展。通高铁也将极大提升马边县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向外延伸,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贡献力量。还要加快犍为-马边飞地化工园区建设,支持马边设立经济开发区,推动马边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如期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巴中市巴州区第一小学校校长何俊英:建议加大数字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基础环境,每年有计划地迭代更新学校多媒体教室、功能室老旧的电子白板、计算机等设备,确保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工具、应用创新、教育科研、教师素养、运行维护等所需经费每年能持续投入。(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成都立鑫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汝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战略腹地的背景下,建议政府在解决融资、物流和产业支撑、产品应用等问题上,给予民营企业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助力其突破发展瓶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数字化改造步伐,进一步推动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里程碑式高地。(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明:建议制定出台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的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全面落实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绩效奖补政策,全力支持创建一批中医药领域的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优先支持建设有公共平台的单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全方位推动中医药公共平台提能增效;持续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发挥高能级平台引擎作用,引导科研院所、企业、医疗机构深度参与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药品评审等具体环节,突破研发与市场间的壁垒,促进优质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达州市大竹县金玉芽白茶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廖红军:建议制定数字茶园发展战略和政策,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推动措施和政策红利。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资助,设立农业数字化发展基金,创建数字茶园示范基地,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和机构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项目开发,并通过示范基地的运营、服务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帮助茶农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此外,还要建立农业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农民、茶叶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促进数据的广泛应用。(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泸州市纳溪区杉树湾生态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古帮泽:建议水利部门加大项目资金支持,统一更换安装老旧小区老化的供水管道,保证城乡居民正常用水。为解决供水管道漏水责任划分不清晰问题,建议将供水管道分户水表安装在用户室内,同时明确责任划分,室内管道及管件出现漏水状况由用户负责,室外管道、管件等设施出现漏水则由供水公司负责。由省政府出台相关条例,针对一些偏远区县财政收入薄弱的情况,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地方政府牵头,水利部门统一规划实施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工作。建成后由政府出台管理条例,明确收费标准。各乡镇(街道)及供水公司也要进一步强化爱护供水设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入户宣传等途径方式,广泛宣传保护供水设施的重要性,号召广大群众养成爱护供水设施的良好习惯,保护供水设施不受破坏,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李俊霏:建议省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地方立法的支持指导力度,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协调重庆市建立渝广红色资源传承保护一体化机制和统一司法适用机制,加大跨地区跨部门协同保护力度,提升渝广红色资源整体保护效能,推动川渝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据四川新闻网)
省人大代表,成都市武侯区委副书记、区长景波: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引导政策和指导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市(州)以“国资国企+专业机构+社会资本”等市场化方式,引进、承办高能级体育赛事。同时,支持开展赛事品牌创建行动,用好大运会、混团世界杯等办赛经验,精心举办成都世运会,支持发展国际电竞赛事。用好川西冰雪运动、攀西水上运动、川东北山地运动等资源,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推动民间运动升级为专业赛事,打造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的本土赛事品牌。(据四川新闻网)
(注: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