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要强化粮食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生产供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为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2024年9月,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腹地服务保障功能”“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着力保障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等供给安全”。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重要初级产品是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关键性、基础性物质支撑,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既是现实所需也是长远战略,事关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
一、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内涵和意义
初级产品是指人们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未经加工或已初加工的劳动产品。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分为食品、饮料、农矿原料、动植物油脂和燃料五大类。在社会生产体系中,初级产品处于生产的前端,是各类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关键物质基础,具有行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影响力大等特点。我国是初级产品生产和需求大国,受资源禀赋、需求规模结构等影响,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属于国家重要初级产品,是整个国民经济最为基础的部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始终发挥着“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局部冲突等因素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紧张,给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新的风险挑战。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不强,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成色、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四川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拓宽我国经济回旋空间、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内在要求。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着力保障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等供给安全,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助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独特优势
四川是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农业大省,肩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等重任,具有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独特优势。
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在全国粮食生产的版图中,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西部唯一粮食主产省份,也是中国十大产粮大省。近年来,四川着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户增收,让老百姓的“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持续丰富。稳步提升的粮食产量为四川加快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清洁能源得天独厚,能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效能。四川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显著,主要特点是水多、气丰,新能源资源局部比较集中。水风光互补也是四川的独特优势,四川水电资源集中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江”流域,同时也是风光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此外,四川在制氢装置、储氢装备、加氢设备等方面也有较好基础。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为四川加快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注入了强劲动力。
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能力较强,勘查开发潜力巨大。四川是全国矿物原材料生产加工大省,拥有丰富的钒钛、锂、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当前,四川已构建起锂电全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锂电产业发展高地之一。四川还是稀土储量大省,开发潜力巨大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为四川加快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提供了战略支撑。
三、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关键举措
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四川要锚定国家战略腹地的战略定位,坚决扛牢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资源大省的优势,提升国家重要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水平。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和西部产粮大省,四川要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建成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为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大省,四川要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提高能源储备规模和应急调度能力。要深化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的“资源仓库”,提高极端情况下保障国家战略之需的能力。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要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高压常态化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以科学为导向抓牢土地流转,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效利用、中低产耕地地力提升、退化耕地生态修复。扎实推进藏粮于技,推动农机装备现代化、农业模式智慧化,促进农业高效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种源自主可控,为牢牢把握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主动权提供坚实保障。
建设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确保重要清洁能源稳定供给。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强化国家战略腹地服务保障功能的重大战略。四川正携手重庆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的产能基地,将更加巩固川渝天然气生产在全国的地位,将更好服务国家西气东输的战略。因此,要充分利用四川盆地天然气(页岩气)丰富的资源优势,依托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和能源特点,通过“页岩气+”的产业体系带动全方位的产业发展,坚决扛起建设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的重任,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保障能力。
深化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建设,确保矿产资源稳定供给。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富集区。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全国唯一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的独特优势进行规划建设,以钒钛和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为核心,以产业链分工为导向,加快钒钛磁铁矿高水平开发、集约化利用,大力推动钒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聚焦科技创新,推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钒钛产业提质升级,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政策顶层设计,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功能性平台建设。坚持科技项目引领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深加工率和就地转化率,在创新探索中推动攀西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作者:纪志耿,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余梦洁,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