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发表致辞,向各国嘉宾发出邀约:“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2025年8月7日晚,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在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长达460米的“天府之檐”举行,共有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是世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在11天的时间里,致力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成都,邀世界在同一“屋檐”下共享世运之约,通过世运会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举办成都世运会,不仅向世界呈现了当今中国先进的体育场馆、高效的交通网络、绿色的城市规划和智能的赛事服务,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科技应用和生态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成果,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高效协同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社会治理的新水平。赛事过程中,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观众的文明观赛、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等各个方面,更是立体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制度效能、人的现代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高度,让世人在参与、观看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体验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助力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认可和认同当代中国。同时,成都世运会,也是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良好契机。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国家发展重大使命,是绿色、科创和多元文明融合的现代化标杆。四川系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拥有全球最大水电基地,是中国清洁能源枢纽和国家航空航天、核能、电子信息科技创新策源地,也是藏羌彝文化走廊与巴蜀文明交汇地和多元文明融合的窗口。四川作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正在聚焦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四川篇章。
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着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引领作用。举办世运会,是其建设国家西部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良好契机和实践舞台。作为2000万以上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成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公园城市重绘生态本底,以文化传承融合现代生活,以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荣,以高水平开放链接世界各地。成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注重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物质精神共富、开放共享共赢的万千气象,是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卓越典范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缩影。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行,无疑是一次向世界立体展示成都城市形象的又一次重大契机。
具体而言,在举办世运会这一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中,成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一是立体展现科技赋能的智慧城市形象。从世运村服务到场馆运营,从赛事保障到文化传播,一批科技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体育等前沿技术,全方位为这场盛会注入“智慧基因”。二是充分体现绿色低碳环保办赛事理念。成都世运会定下打造首届“碳中和”世运会的目标,以“源头减碳、过程管控、末端中和”为路径,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世运会筹办、举办和赛后全过程。27个竞赛场馆(场地)中,有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无新建场馆。从选址到设计再到建设,成都世运会场馆始终注重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三是全面展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共生。成都这座浸润着三千年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以世运会为纽带,从融入金沙遗址元素的场馆建筑设计,到开幕式上金沙太阳神鸟、说唱俑、二十四伎乐、川剧变脸等传统文化元素与运动竞技的创意融合,再到赛事期间随处可见的蜀绣、竹编等非遗展示,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古老文明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化体验。这种“活化传承”的智慧,让世运会成为文明对话的舞台,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兼具文明底蕴与现代活力的神奇中国。四是体育+乡村+文商旅融合战略推进共享发展。成都市乡村运动会暨“世运进乡村”系列活动,激发乡村居民共享世运,推动了“体育+乡村”的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享发展;成都以举办世运会为契机,以体育赛事活动为国际交流窗口,创新实施“文旅+”融合方式,通过文商体旅发展战略,推进共享发展,向全球递出一张生动立体的城市新名片。
“运动无限,气象万千”。成都以世运会为媒,通过科技与人文的双向奔赴、竞技比赛与全民健身的深度交融,文商体旅与公园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不仅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四川篇章和成都现代化大都市形象,而且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使世运会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重要窗口,让世人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VRC058)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林伯海,西南交通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