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2025-08-18 14:25:05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周濛

□易刚 包红琼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发行,《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专题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呼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我们党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谋求人类共同利益、引领人类共同行动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两个结合”的智慧结晶,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锚定正确的方向前行,就必须深刻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创新成果,既反映了人作为个体对生存、发展、平等、自由的共同追求,也浓缩了世界各国处理彼此关系时的普遍共识。

从理论维度看,和平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平发展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等思想精髓的深度结合,彰显了当今时代的核心主题;公平与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思想智慧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民主与自由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等思想精华的深度融合,指明了人类发展的终极方向。

从实践路向看,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存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作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交融贯通;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彼此尊重、互学互鉴、共同繁荣,有力驳斥了“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论调,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与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历史演进规律的深度契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价值共识。

全人类共同价值既赓续了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既秉持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又以高度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彰显了对中华民族的深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坚定传承、对中华文明的自觉弘扬,开辟了国际关系的新境界,树立了“两个结合”的新典范。

为开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理念指引。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由于制度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全球范围内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这既有利益上的冲突,也与各国民众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缺失密不可分,特别是“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论调的泛滥,不仅夸大了文明的差异性和对抗性,更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对全球治理造成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对多元文明价值内涵的深切理解,展现了对各国探索价值实现路径的切实尊重,以及对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定支持。它是对人类文明史上一切进步力量的价值共识的凝练概括,是不同文明鲜明的价值追求向世界维度的延伸升华,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了坚实的精神纽带。概而言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全球视野,蕴含着人类文明所沉淀的共同期许,擘画出超越差异分歧的价值同心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各方力量。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只有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各方力量,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才能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一方面,有效推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要创新话语表达。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转化为海外民众易于理解的本土化语言,推动其全球化传播、区域化适配、分众化表达。要整合传播资源。顺应数智时代趋势,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促进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协同互补,加强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交流合作,形成资源互通、效能叠加的传播合力。要凝聚多元主体。充分凸显党委政府的引领性效能、新闻舆论的关键性效能、社会组织的差异化效能以及海外华人社群的建设性效能,协同参与宣介全人类共同价值。

另一方面,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各方力量。要坚定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矢志不渝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和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呼吁、引导和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要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坚持平等理念,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坚持有序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普惠导向,推动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做大发展蛋糕并实现公平分配;坚持包容精神,尊重各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领域合作。推动“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走实,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为人类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22&ZD00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