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党员须筑牢党性基石
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团长 谢劲松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是筑牢党性基石的“日常工程”。做合格党员,必须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自觉拿起党性修养这把“扫帚”,经常清扫思想和行动上的“灰尘”,才能始终适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完成新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和意义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党章》对党性作了权威表述,党章的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和工人阶级以及人民大众的关系本质启示我们,党性和人民性不可分离,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来自人民性,是人民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修养才能塑造。党性修养也称党性锻炼,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化;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的过程。党性修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业务修养等。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始终强调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党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早在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公开演讲的内容就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各种党内教育,包括十八大以来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前段时间在省委党校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和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性修养是我们党依靠自身力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重要“法宝”,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党员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要求,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把准党性修养的时代特征
从党性的时代特点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在不断地变化,党性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只有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始终做一个合格党员。做合格党员,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入党并不意味着永远合格,昨天合格未必今天合格,今天合格不一定明天合格。革命战争年代,入党意味着有随时丧失生命的危险。因此,这一时期在对党员的要求,突出思想上入党和具备革命牺牲精神。新中国建立后,面临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强调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强调党员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当前,党中央要求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讲政治,有信念,强调的是政治合格,就是要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讲规矩、有纪律,强调的是执行纪律合格,就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决定,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讲奉献、有作为,强调的是发挥作用合格,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保持为民本色,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标兵、做模范。“四讲四有”是内涵丰富科学而又严明的标准体系,缺一不可,是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与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三严三实”、“四个铁一般”、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是内在一致的,集中体现了新形势对党性修养的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以此来衡量自己、检视自己,全面加强党性修养。
三、加强党性修养贵在知行合一
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阳奉阴违、狡诈虚伪”等知行不一的现象和问题,既损害了自身形象,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加强党性修养就要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学做结合。要增进知的深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是我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做合格党员的理论基础与前提。只有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准确而不是模糊地、系统而不是零碎地、深入而不是肤浅地理解和掌握,才是真学,才能真懂,才会真信。要加大行的力度。知未必会行。知而不行、知而乱行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按“知”而“行”,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甚至可能损伤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说白了,还是私心杂念在作怪。这就要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天下为公的理念,敢于“壮士断腕”,甘愿“舍小我顾大我”,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要提升合的强度。把权力与义务、责任与担当对应统一起来。党中央制定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意味着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是促进党员干部知行合一的有力举措。每名党员都要增强“想干事”的思想自觉,提升“能干事”的能力水平,掌握“会干事”的科学方法,鲜明“干成事”的目标导向,把住“不出事”的底线要求,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
四、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要做到“五个自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效要通过广大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来体现。新形势下,广大党员要切实履行好党员职责义务,有所作为、甘于奉献,提高本领、善作善成,用辛劳和汗水把“小康社会”干出来,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蓝图尽早变成现实。
自觉在继续前进中始终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前进”,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时刻保持昂扬奋发的斗志和精神,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肩负资阳发展使命,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本质,不忘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不忘本来,不忘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曲折、苦难,不忘历史;就是要不忘品质,不忘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越挫越勇的精神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斗志;就是要不忘初衷,不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忘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党性修养的路上,我们不忘初心,才能拥有前进的力量,才能面向未来,面对挑战,继续前进,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自觉在理论武装中坚定理想信念。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旗帜,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源泉,是党的先进性的鲜明体现。我们党能由弱到强,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而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政治上的清醒和理论上的成熟。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实施“补钙”工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线,切实开展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通过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要加强理论普及,实施“加油”工程。作为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真理不能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理想信念不能只有少数人坚定。要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责任制,抓好抓实理论普及,运用好“讲话七进”“三级四讲”“形势报告”“理论政策进万家”等理论宣讲活动,开展好理论教育、理论调查、理论研究,整合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加强理论宣传阵地建设,创新形式,分众分类,深入解疑释惑,敢于并善于开展思想舆论斗争,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理论素养。
自觉在坚守规矩中增强四种意识。增强全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种新理念、新思维、新创举;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根本要求。要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增强大局意识,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要增强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决策核心。要增强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要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落实党员民主评议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增强党员意识,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守法律底线,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自觉在砥砺道德中提升品行修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党员干部尤其要重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倡导新风正气、引领社会风尚。一要讲人性。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而为人所独有的特性。做合格党员首先要做合格的人。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中。党员干部要坚持正确人生价值取向,讲良知、良心,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错误不隐瞒,坚持真理、尊重事实。二要讲党性。党性源于人性但高于人性,党性是在克服和战胜人性中某些弱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持党性原则,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守道德底线,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三要讲品性。品性是行为的准绳,使行为不偏离正道。要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境界,见贤思齐,淡泊名利,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权和法的关系,做到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合情合理合法,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自觉在问题导向中勇于担当作为。勇于担当作为是党员应有的政治品格。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它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深入查找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战斗力。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要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要勇于创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区”专题讨论活动,重新审视市情,面对机遇和挑战,统一思想认识,创新思路举措,提振精气神,不迷茫,不退缩,不折腾,为全市建设“三区一都市”、打造全省经济强市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