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严管夯实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增强党的意识,越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越要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切实严抓严管,夯实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只有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才能有效保证国有企业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不迷失前进方向,不丢失制度优势。
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些行业和领域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础,承担着我国绝大部分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的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通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如发电量约占全国的65%,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3/4,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70%以上,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造船产量占全国的50%。可见,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因此,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攻坚时刻,抓好企业的党建工作,夯实党的领导,对于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提升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某些人看来,国有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因此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能听党的;更有甚者认为,党不应该插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党的领导会造成“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等问题,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符,而党委会则与董事会制度相冲突。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有的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党的纪律松弛、监督责任不到位;有的贯彻党的路线不坚决、与中央政策阴奉阳违;有的党组织从不研究党建工作,党务部门变成养老、安置干部的地方;有的把党管干部原则抛到一边,研究干部召开党政联席会,甚至以董事会取代党委会;有的党员的思想行为与党章的要求相差甚远,在社会上和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但是,国有企业不仅仅是一般的企业,一方面,作为国家参与和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担负着执行并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目标的职能;另一方面,作为国有企业,体现国家的意志和要求,承担着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就业等多种社会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更加有动力从社会全局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事经济活动,这种属性也使之成为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抓好党建工作能够保证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可以保证国有企业改革不走向歪路邪路。
新形势下,抓好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要严抓严管,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就是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就是要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就是要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毫不动摇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国有企业在深化各项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抓好党建工作就是夯实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就是充分发挥企业党组(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是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切实增强了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作者:周运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