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党课要打破形式主义的“空架子”
“这是正正经经的走形式”,在和朋友讨论党课学习心得时听到了这样的嘲讽。原来为了“交差”,朋友所在的单位搭好“台子”,请来“演员”只为了配合照一组学党课的“教育片”。这场自编自导的戏码不仅费时费力,更给配合的“演员”们带来了工作和心理上双重负担,令人避之不及。
事实上除了一些个别的“走过场”行为,在党课学习中,大多数单位还是按照要规定步骤及时完成,但仍有不少同志反应党课“无趣”。党课为什么会“无趣”?这还是因为讲党课、办党课的人“无心”。有的人只是为了讲而讲,用一些无需准备的空话套话填充时间完成任务;有的人则只顾照本宣科,无视听者感受毫无互动可言;有的人更是一套剧本打天下,次次学一样,令人生厌。党课学习出现这些“走过场”、“假大空”的情况,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的歪风在作祟。
时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扎实推进的阶段,“学党课”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学习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动作”。因此如何清除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如何提高讲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学党课需打破我做你看的“独角戏”。党课质量的高低在于主讲人水平的好坏,而若是连课都不真正去上,只摆拍一个人人争学的空架子就是态度问题使然。有的领导认为讲党课这一行为本就是一种形式,于是自己也以形式交差,使学党课的初衷被曲解,出现学习“放空”的被动。究其原因还是政治素养欠缺、思想觉悟不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好学习教育,就必须力戒上述的错误认识,将出发点定义为在全体党员中深化党内教育,提高整体政治意识,解决突出问题,方能找准初衷,在学习教育中行实招、得实效。
学党课不能是自拉自唱的“个唱会”。除去正正经经走形式的极端个例,形式主义在学习教育中的大部分呈现还是在假大空的学习内容和呆板简单的学习形式上。要想让党课鲜活起来,党员融入进来,就必须打破原来自拉自唱的“个唱会”,将灌输式的大锅饭做成私人订制的精巧宴,使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学有所指、学有所得。这就需要讲党课者能够在授课前深入调研,了解党员的真实需求,单位的现实问题,如此切近实际,才能让党员把自己摆进去,扫清思想上的“灰尘”、清除认识上的“病患”。同时,也要讲究学习的多样性,除了要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党内生活,也要充分利用网页、手机报、电视栏目、软件公众号和远程教育平台等传播党的正确思想,将学习引入日常。
学党课要杜绝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空相思”。定期的党课学习往往都是上级部门计划、组织,下级部门完成、落实,然而在真正学习中往往出现上热下冷的尴尬。要达到双向交互就需要打破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空相思,不仅要改变以往“等、要、催”的模式,鼓励讲政治、有信念、讲奉献、有才华的优秀干部到基层单位指导、讲解,更要开启和下级单位的沟通渠道,多了解、多破题,谨防因开展学习教育受阻出现的敷衍和形式,通过双向的沟通与增进将党课学习做实、落地。
只有打破形式主义的“空架子”,让学习教育言之有物、教之有情才能凝聚党员力量,提升队伍素质,向着中国梦的天际一往无前!
(作者:肖璐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