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专辑稿】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帅彬
推动乐山“转型升级、美丽发展”,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自然需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精准把握新常态,找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乐山科学有序发展的动力基础和资源禀赋。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乐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为指导,进一步坚定了乐山发展的“四个定位”,又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推动发展的“六条路径”。这既是乐山对“十二五”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乐山发展现状的准确判断,更是对中央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的精准把握和重大举措。
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构建新的发展着力点的一场深刻变革。
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紧跟中央部署,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对乐山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展路径进行了全面创新,明确了走“旅游‘国际化’、工业‘高端化’、农业‘有机化’、城市‘景城一体化’、交通‘枢纽化’、扶贫‘精准化’”的“六条路径”,赋予了“四个定位”创新发展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市委“两个确保、一个力争”的指导性目标既是“红线”又是“瓶颈”。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是“十三五”发展的最大政治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红线”,不得逾越,必须兑现。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渐突出,国内国际各类挑战不断增多,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破发展“瓶颈”,就需要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地发展。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观大局、察大势,着眼现实、谋划长远,既看自身条件又看外部环境,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园区治理体系现代化、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市域生产力布局、打造会展经济、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等系列政策措施,立足创新、协同推进,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节约型、环保型、共享型转变,把“红线”压力、“瓶颈”难题转变为推进发展、创新发展的拐点。
结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一时之功。当前,乐山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亟待用新理念武装头脑,把握形势,引领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乐山主动认识、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取得较好成绩,但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大形势未变,“三元结构”的区域格局没有打破,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基础设施建设亟需提速,彝区发展还较为滞后。这些问题需乐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乘势而为、弘毅进取,培育和发掘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既有贯彻中央、省委具体指标的落实举措,更有自我加压,实现乐山全面进步、激活后发优势的高点谋划,需要我们拿出跳起摸高的毅力,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保持发展定力,狠抓工作推进,以新理念、新作为推进乐山转型升级、美丽发展。
(作者单位为市委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