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四气”方能行稳致远
来源:求是网
作者:林亮
关键词:习近平,精彩评论,树正气,显朝气,长志气,蓄底气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后备力量,是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事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自身努力是年轻干部成长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要练好内功,修炼“气功”,树正气、显朝气、长志气、蓄底气。只有涵养“四气”,才能干好工作、赢得口碑、获得点赞,方能行稳致远。
多点正气,少点戾气。随着社会多元化,各种错误思想、不良风气不断侵蚀和影响,社会夹杂着各种争吵、谩骂、冲突,年轻干部也潜藏着暴戾风险,说粗话、爆粗口、举暴行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尤其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一些“失意”年轻干部借助网络“发声”,通过极端的语言、粗暴的行为表达不满情绪,传递“负面”能量,助长了社会戾气。年轻干部心中戾气太重,不仅容易滑落贪腐、渎职的深渊,也寒了群众的心,影响干群关系。戾气不除,正气难树。年轻干部要心存正气,就是要坚定信念,远离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保持和弘扬公道正派、纯洁高尚、清清白白的思想作风,敢于和善于同各种歪风邪气和一切不正当行为作斗争,清除情绪“雾霾”,以党性和良心扩大正气“存量”,挤压戾气空间。
多点朝气,少点暮气。朝气蓬勃、敢闯敢干是年轻干部最重要的资本、最可贵的优点。然而,一些年轻干部却显出暮气沉沉:上进心不强、求知欲不高,做事怕担责、创新怕麻烦,缺少蓬勃旺盛的斗志、高昂澎湃的激情、敢闯敢拼的锐气,浑浑噩噩混日子,精神上出现“早衰”。心有“暮气”,不仅自我毒害,还会传染别人,影响整体风气。年轻干部要善于打开思想窗户,引入精神朝气,吹散作风暮气,才能重见精气神的阳光。要激发工作热情,不找借口、不想推诿、不去躲避,不贪享乐、不图安逸、不甘平庸,开足马力、释放动力、激发活力,以昂扬的锐气干事创业。要保持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用事业鼓舞自己,用激情感染他人,多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充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尖兵。
多点志气,少点怨气。年轻干部基本都是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经历相对简单,心智还有不足,有委屈就生怨气,有挫折就想退缩,有失意就闹情绪,有不满就发牢骚,动辄抱怨、整天哀叹,心态萎靡、颓废不振,呈现出怨天尤人的消极态度。是乐观向上,还是悲观低沉,关键在于心中取舍。年轻干部要学会换个角度想问题,少想“别人欠我什么”,多想“我给别人做了什么”,少想浮名虚利,多行包容体谅,让心中充满正能量。要加强心智锻炼,工作任劳任怨,不找借口、不推责任,生活坦然处之,少讲“怪话”、少发牢骚,才能消怨气。要自觉涵养健康情趣,培育积极心态,正确对待组织、他人和自己,不为名利分心、不为得失忧心,做到追求事业自得其乐、物质生活知足常乐。
多点底气,少点心气。年轻是优势,也是劣势。有些年轻干部自认为学历高、素质高,心存“优越感”,透出“傲气”,满嘴“豪情壮志”,工作中高不成低不就,挑肥拣瘦、好高骛远、左顾右盼,实际上却心有余力不足,经验欠缺、能力匮乏、底气无力。学历是长板,经历是短板;年龄是长板,工龄是短板。年轻干部既要志存高远,心牵全局、眼着长远,更要脚踏实地,落小落细、久久为功。要克服浮躁心理,多跑跑“龙套”,多扮扮“配角”,在“大熔炉”中摸爬滚打、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底气十足;要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多学学经验本领,多抓抓充电蓄能,在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思考总结,才能迅速提升自己;要不断摔打锤炼,多做做“小事杂事”,多理理“琐事难事”,在微不足道中蓄足“底气”,才能久久为功、日日精进,寻找到事业与人生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