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称同志,是为共产党员正名
来源:求是网
作者:韩峰
关键词:习近平,精彩评论,互称同志,党员纯洁性,党风建设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环,都无法完全脱离社会关系的束缚。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政党作为若干个个体的人组成的政治组织,其内部也必然会形成各种关系。而如何理顺这各种关系,对一个政党来说十分重要,关系到政党性质及其事业成败。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要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就必须处理和保持好党员之间的纯洁关系。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党内互称“同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65年,中共中央曾发出《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也强调“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如今时隔近50年,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笔者认为,之所以“同志”的称呼在党内逐渐淡化,是因为受社会舆论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而如今,我们重提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互称同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一句称呼何必小题大做。但事实上,称呼绝不是“小题”。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称呼是什么?就是一个人的“名”。共产党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职务有高低之分,分工有千差万别,但都是人民勤务员,人格上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体现了共同的理想和志趣,“同志”这一称谓,实质就是平等意识的体现。一些人不敢或不愿以“同志”相称,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中有高低贵贱之别,不是把自己看高了,就是把自己看低了。尤其是那些具有江湖气息的“老板”之类的称呼,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党几十年来形成的同志平等关系,挫伤了普通党员的自豪感,损坏了联结全党感情的纽带,岂能以小事视之?
规范官场称呼,需做好“上行下效”文章。众所周知,官场庸俗称呼的泛滥,在很多时候缘于存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土壤。因而,只要各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主动“多照镜子、勤正衣冠”,反感“老大”、“老板”称谓,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者随时厉言相斥,同时青睐以“同志”相称,以“真情”相见,要不了多久,“老板”、“老大”、“哥们”、“兄弟”等庸俗称呼自然会淡出官场。
党内如何相互称呼,绝非小事。党内互称同志,是在为共产党员的真正“价值”正名,同时也是党内优良传统的可喜回归。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让我们明明白白做事,轻轻松松做人,让同志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纯净的“君子之交”。只有走好这一步,才更有利于增进党内团结,拉近党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党内作风的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