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以脱贫攻坚为统领 建设幸福美丽新沐川

2017-03-14 15:09:52
来源:本站
编辑:蔡晓慧

  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建设幸福美丽新沐川

  2月中旬,随乐山市代表团赴杭州、苏州、南京等地,考察学习了文旅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特色小镇打造、园区开发与招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边走边看边交流,被誉为“杭州之肺”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宁波滕头村的生态立体农业融合发展模式、乌镇的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迅猛发展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沐川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与市内多数区县相比,在思想解放、交通区位、产业转型、改革创新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正视差距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客观审视、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沐川被誉为“绿色明珠”,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达77.34%,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绿色是沐川最美的底色,生态是沐川最大的优势。同时,沐川又是国家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县,我们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个双赢目标,必须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沐川实际,坚定“绿色发展、生态脱贫”总体取向,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融入乐山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战略格局,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县、生态康养旅居地、生态脱贫示范区目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做好绿色这篇文章,实施好交通攻坚、兴业富民、城乡统筹三大工程,带领全县人民实现率先脱贫摘帽。

  实施交通攻坚工程。深入推进“交通攻坚大会战”,加快实施一批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交通项目,构建“四通八达”的绿色路网,从根本上改变沐川的交通区位。全力做好仁沐高速、乐西高速、沐宜快速的地方协调工作,加快推进沐犍快速建设,实现所有的乡镇半小时内上高(快)速公路,融入乐山和天府新区1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县乡公路、农村客运站升级改造,新开通一批农村客运线,形成串联城乡发展的“内循环”;加快林区资源路、生产便道、联户路等交通“毛细血管”建设,改善县内“微循环”。力争今年10月份五犍沐快速公路沐川段主体工程完工,打通出入境“大动脉”。

  实施兴业富民工程。抓住产业发展这把“金钥匙”,促进产业扩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着力增强产业对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撑作用。走现代林业之路,培育森林有机食品、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走有机农业之路,以绿色、有机为目标,提升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年内新改建茶叶、猕猴桃、食用笋等特色基地4.5万亩,培育立体、观光、体验等新业态,将全县“三品一标”基地扩大到43.4万亩,比重提升至85%;走新型工业之路,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生态食品、保健食品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魔芋系列制品2期、姜黄种植及产业化、慈竹(苦竹)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大力发展山区外向型经济,力争全年实现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走文旅创新之路,加快沐川竹海、解结湖、五马坪等资源开发,(紧转第2版)  (紧接第1版)健全酒店、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办好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川南旅游联盟年会、中国·沐川首届“醉氧之旅”茶文化节等大型节会,着力提升沐川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

  实施城乡统筹工程。坚持“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的城市设计理念,严格按照结合绿色生态城市、园林小城、智慧小城、海绵城市、“多规合一”等新要求,疏旧(城)建新(城),融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再造一个新沐川”。合理布局城镇格局,加快建设舟坝、箭板等特色小镇,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城镇体系。统筹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旧房改造,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民居设计富有特色、公共服务齐全完备的新型村落。力争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建成国家级园林县城。

  脱贫摘帽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将采取超常手段、过硬办法,奋力冲刺、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带领全县人民奋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沐川。

  (鲁力 作者系中共沐川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