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目标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泸州市叙永县委书记 陈景强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时候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总书记以“绣花”为喻,生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抓好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为此,我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环环相扣、针针精准、丝丝到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精准定位明确目标
叙永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必须找准定位,明确目标,集中发力。为此,我们确定了“决战全面小康、建成乌蒙山精准脱贫示范县”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18年实现全县摘帽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小康。2014至2016年已退出18个村、减贫47023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环环相扣强化保障
造就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决条件。为建强攻坚队伍,我们层层加压,步步为营,建立完善了一套强有力的工作保障机制。建立层层压实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组,明确县委副书记任脱贫办主任,精选57名干部设立脱贫办。将扶贫移民局编制由16个增加到50个,乡镇单设脱贫办公室,村设脱贫工作站。36名县领导、91个部门、90名第一书记、90名驻村农技员、5186名党员干部包保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层层签定责任书。建立月月交账机制。每月向乡镇、部门开出脱贫“任务清单”,限期交帐。同时,建立模拟国检机制,按国检标准模拟验收。建立旬旬督查机制。实行“一旬一督查一通报”、季度考核排名、常态督查的问责追责办法。2015年以来,诫勉谈话履职不力的第一书记14名,处理帮扶不力干部7人,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19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对症下药重点突破
“绣花”功夫,成于细、贵在精,讲求施针到位,耐心专注,一针一线,绵绵用功。在脱贫攻坚中,只有锁定目标、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根治顽疾。为此,我们按照“三比三进三不进”精准识别,锁定贫困对象23872户、96677人。自主研发脱贫智慧管理系统,精准定位贫困户,贫困对象通过手机评估帮扶成效,实现精准帮扶。同时,对照 “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标准,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精准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强化医疗、教育、兜底等政策保障,确保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全面达标。在此基础上,针对因病致贫突出、稳定增收难、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等最难啃的硬骨头,重点突破,集中攻坚。
针对因病致贫突出问题,我们“对症下药”实施健康扶贫。为彻底摸清因病致贫家底,我们动员县、乡、村干部、医疗卫生系统人员等2000余人组建了“精准摸底调查队”,坚持“村村核查、户户见面”,全覆盖入户调查,最终锁定全县因病致贫贫困户8437户,占所有贫困户的40.9%,是全县农村群众致贫返贫的首要因素。为此,我们围绕“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医疗救助”三个重要环节,探索开展全民预防保健试点,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大力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工程,确保了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分类救治率100%、医疗救助面100%。2016年以来,兜底救助贫困人口30482人次,解决医疗费用7866万元,为按期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健康保障。叙永作为全国农村贫困地区样板县,全民预防保健试点工作列入国家卫计委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课题,作为案例写入了《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
针对稳定增收难问题,我们建设“四大片区”产业带带动持续增收。为确保群众持续增收,我们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此,我们因地制宜,结合叙永地理和气候条件,规划“四大片区” 产业带,建成南部高寒山区生态果蔬及休闲养生、赤水河流域特色经果、中部种植养殖、北部乡村旅游“四大脱贫产业带”,覆盖70个贫困村,带动4.3万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200元。如,江门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可带动16个竹区乡镇43.6万人增收,惠及46个贫困村3.67万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的46%。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我们因地制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而易地搬迁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如何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我们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围绕“四大片区产业”规划布局,建成大集中安置示范点4个,中小集中安置点103个,在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难题的同时,让生态美起来、把产业做起来、使群众富起来。在建房程序上,创新“五书四表三个一体系”模式(即签订搬迁申请书、搬迁承诺书、建房告知书、安全责任书、第三方建设服务协议书,出具建房审批表、资金到位情况表、质量安全检查表、住房竣工表,建立“统一运转”的指挥体系、“一包到底”的责任体系和“一票否决”的问责体系),让群众及时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我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