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基层干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攻坚力量,掌握着基层社会治理和资源运作的每一个细节。其社会身份和群众影响力的独特性,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才能跟上基层发展新时代的步伐。
基层领导干部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在业余时间少参与一些不必要的往来酬酢,从自杯盏交错的宴饮中适时抽身,从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里适度退却,回到安静的书房,回到一盏孤灯之下,多读一些经典书目,多增长一些为民干事的本领,对自己,对社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丰富而多元的。
首先,多读书有益于提高自身精神境界,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人类崇高道德和美好价值的宝库。总书记曾勉励各级领导干部:“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以百姓事为己任的君子风范,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培育和涵养。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拥有了“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的胸怀和理想,才能自觉地远离那些低级趣味,抵制一切腐朽事物的侵蚀,在自己的职位上,清正廉洁,当好公仆,以出色的政绩来报效民族社稷。
其次,多读书有利于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要求每一个人的知识随时得到补益和更新。而读书,正是一条增进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基层领导干部如果不能顺应时代要求,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就很难清晰地认识当前基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这番话对基层领导干部而言可谓良言益友。基层领导干部要具备苏东坡那种“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壮志,并切实付诸行动,方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再次,多读书有助于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上行下效,是一种很自然的社会心理。一个业余时间喜欢闭门静静读书的基层干部,和一个稍有空闲就纵情于游乐场所的基层干部,在其下属中以及当地民众中的影响,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基层干部喜爱读书,会对在全社会中树立读书风气起到积极的影响,其示范效果会被加倍地放大。而一个阅读蔚然成风的地方,良好的社会风气都会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滋养和谐社会的建设。
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忙、琐事多是实情,但这绝不意味着在读书方面就无所作为了。实际上只要真正渴望读书,总能够找得到、挤得出、挪得开时间。基层领导干部坚持静心读书,并且时日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积跬步而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会有令自己感到惊讶的收获。
(作者为四川省峨眉山市税务局 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