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2015年以来,中央、省委、市委相继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并相继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全面安排部署推动群团改革。201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全面开启全团改革工作。2017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侨联、省科协系统等5个改革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启全省共青团改革。当前,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引下,《共青团资阳市委改革实施方案》已正式印发,标志着资阳共青团改革的航船已经扬帆起锚,全市共青团系统全面进入“改革时间”。
一、始终坚持党管青年,把准政治方向。共青团是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光辉历史与光荣传统的群众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共青团始终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追求,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这既是资阳共青团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也是资阳共青团必须永远坚守的初心。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党的要求、时代需求、青年期待相比,共青团还存在不少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比如,脱离青年的问题比较突出,团对青年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团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工作有效覆盖面不足等。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共青团就会偏离甚至背离初心,就无法完成好党交给共青团的光荣使命。在改革中,我们把“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第一任务”的改革要求,将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作为落实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和破解“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工作有效覆盖面不够 ”两大战略性课题的重要抓手。改革要求各级团干部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接受党对共青团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为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求团的每一条战线、每一级组织、每一名同志做任何工作,都要绷紧思想政治引领这根弦,善于以服务促引领、寓引领于服务,将直接服务青年的优势转化为正确引导青年的胜势,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思想自觉和工作自觉。
二、始终坚持围绕中心,积极服务大局。团结动员团员青年为完成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贡献力量,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始终是共青团工作的价值所在。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明确职责定位、展现自身价值,努力找准党政关注、部门期盼、青年需要、共青团能为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一是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将深入开展“青春扶贫行动”,积极助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技能扶贫、精神扶贫和关怀帮扶,切实助推我市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脱贫。二是服务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最广泛地团结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助力成渝制造业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内陆开放前沿区建设。同时,持续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年技能培训、青年文明号创建,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积极参与成资一体化。我们将根据《共青团成都市委—共青团资阳市委合作协议》,持续抓好与成都共青团在专兼职团干部代训、社会组织交流合作、青联委员互学互访、青年创业平台和导师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促进资阳共青团与成都共青团深度融合发展。四是全面参与依法治理。将持续抓好“两法一条例”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着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好青少年合法权益。通过大力培育联系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广泛协同社会力量、青年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五是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将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生态和低碳的生活理念,切实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观念。积极动员青少年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引领全市青少年共同建设美丽怡然资阳。
三、始终坚持青年导向,有效凝聚青年。服务青年需求是有效凝聚青年的生命线,青年群众工作千条万条,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服务青年。在改革中,我们聚焦团的组织改革和团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形态重构和队伍作风能力提升,切实增强团组织和团干部联系服务凝聚青年的能力水平。在增强团的领导机构代表性方面,将大力提升基层和一线青年群众在团的代表大会、委员会和常委会的比例。在内设机构调整方面,市县两级团委将根据青年发展需要,优化调整团的内设机构。在规范直属团组织建设,将采取联合建团、行业建团、区域建团、驻外团建等模式灵活设置团组织,切实提高团组织的组建率和覆盖率。在团属阵地建设方面,市县(区)团委将在辖区内直接建设、管理至少1个示范性“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请改建为青少年宫。同时,统筹推进青联、学联学生会、少先队和高校、中学共青团的配套改革。在市县两级团委工作力量方面,市县两级团委将增配1—2名挂职副书记,增设2名兼职副书记,使机关干部中挂职、兼职干部比例达到40%左右;市县两级团委还可以招聘2—3名具有法律、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参与团委机关工作。对团干部每年参加培训作出了具体安排,专职团干部每年参与培训不少于20个学时,兼职团干部参与培训不少于10个学时,并将通过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在团干部监督考核制度,将进一步完善上级团委协管考核、团干部述责述职述廉、团干部谈心谈话等制度。在团员队伍建设方面,将聚焦提升团员先进性,着力规范团员发展管理。这些改革举措,将有效破解了团的代表性不强、团委工作力量匮乏、团干部能力不知足、团员先进性不强等问题,为更好服务广大青年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四、始终坚持方法创新,破解工作难题。事业发展的任务越是繁重,越是需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才能保证事业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针对代表、委员和常委会作用发挥不强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建立代表大会发言、委员会向代表报告工作、团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委员届期内提交青年工作提案等制度,切实畅通团的代表和委员履职渠道。针对网上青年覆盖不够的问题,我们将加强 “网上共青团”“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及团属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建设,逐步实现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针对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将大力采取项目化方式推进工作,把问题指向的创意深化为功能指向的项目方案,着力通过项目化方式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针对“离开团的职能、脱离青年需求谈服务”的问题,将继续强化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制度,实现对普通青年的广泛联系。针对共青团工作时间与青年时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各级团组织将实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在8小时以外实现了对青年的有效联系和服务,解决好“青年上班、共青团上班,青年下班、共青团下班”的“供需”矛盾。针对共青团工作“娱乐化、一阵风”问题,我们将坚持品牌化发展策略,大力加强“情暖资青”、 “创青春·天资卓越”、“资小青”资小青”等涵盖青少年权益维护、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志愿服务的工作品牌体系建设,实现团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将不断完善多元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党政评价、团内考核、青年评议等方式开展多种维度的工作评价考核。
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步。今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一定会紧紧抓住改革这个重大机遇,着力推动资阳共青团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最广泛地凝聚团结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牢记责任、勇于担当,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为打造新兴增长板块、构筑开放产业高地、建设美丽怡然资阳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