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天地  >  文稿  

学习贯彻习近平选人用人新理念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2018-07-12 15:07:12
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黄赟

  学习贯彻习近平选人用人新理念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刘玉瑛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唐太宗语)“ 政治之道,首重人才。”(康熙语)“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语)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语)这些表述都说明一点: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兴衰,政权的兴亡。正像诸葛亮所总结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选人用人的新思想新理念。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的选人用人新理念,集中体现在他在十九大报告的这段话语中:“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始终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的重要原则。

  所谓党管干部原则,就是各级党委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的核心是保证党的领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人,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选人,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中。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选拔使用人才,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谓德才兼备,就是品德好,能力强。选才用人,才华固然重要,但品德更为关键。“德是才之本”“才为德之资”。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之不足,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之缺陷。

  道德品质是人才的成事之基,立业之本。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曾经根据晋国的大夫智伯因为才干胜过德行,挟才为恶,导致晋国灭亡这一典型的事例,提出了处理德才关系的原则。

  司马光认为,就德才关系而言,无非有四种:“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选拔使用人才,当然应该选拔使用那些德才兼备的“圣人”;如果没有德才兼备的“圣人”,退而求其次,是要选拔使用德胜才的“君子”;如果“圣人”“君子”都得不到,那么,宁可要“愚人”,也不要“小人”。即“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这是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在司马光看来,君子凭借他的才能去做善事,做好事;小人则凭借着他的才力去做恶事,做坏事。凭借才能做善事,做好事的,善事、好事会做得很周至;而凭借才力做恶事,做坏事的,恶事、坏事则会做得登峰造极。“愚人”即使想做坏事也不可怕,因为他们的才力不济,这就像小狗攻击人,人很容易就能制服它。而小人如果有才力,便如虎添翼,足以使他们干坏事的阴谋得逞,危害极大。司马光的观点很有道理。

  陈云同志就讲:“现在有同志常说,要开拓型干部。开拓型也要,但首先要强调德,有党性。德才兼备,才干固然重要,但德还是第一。”为什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陈毅同志曾经举例来说明。1960年,陈毅同志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更糟了。没有才能不行,但没有品德就更糟糕,才高而缺德就更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是两条对立的用人路线。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用人为私,还是用人为公。我们党的用人路线,是“任人唯贤”,坚决反对“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才,而且还必然会形成以亲为贤,以媚为能,以家世资历为依凭的局面。其结果,只能是庸者掌权,媚者当政。

  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曾几何时,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任人唯亲”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些领导干部置党的干部政策、党的干部制度于不顾,肆无忌惮地“任人唯亲”。近年来落马的一些高官,几乎都有“任人唯亲”的问题。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等,每一只大老虎的身边都围着一圈圈自己的亲属、亲信。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副主席徐才厚,是大连瓦房店人。在他大权在握之时,他的家乡瓦房店走出了近30位将军。是瓦房店人杰地灵?非也,是徐才厚的权力使然。

  “任人唯亲”会给党的干部队伍带来致命的伤害。正确处理“亲”与“贤”的关系,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选拔使用人才时,要出以公心,不徇私情。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他的品德和才能,而不是考虑他是否是你的亲朋、好友。

  毛森品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一位同窗学友。他给毛泽东写信,请求毛泽东为他推荐工作。毛泽东十分委婉地加以拒绝:“吾兄出任工作极为赞成,其步骤似宜就群众利益方面有所赞助表现,为人所重,自然而然参加进去,不宜由弟推荐,反而有累清德,不知以为然否?”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清溪一带从事革命工作时,曾经得到过彭石麟的帮助。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也谢绝了彭石麟要求为之说情的事。在给彭石麟的回信中,身为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吐露了自己的心迹:“我不大愿意为乡里亲友形诸荐牍。”

  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

  选人用人,为的是干事创业。具体而言,我党选人用人,就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选拔使用人才时,必须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因事设人,量才任职”。

  用当其时。所谓用当其时,就是使用人才要抓住最佳的时机。人的才能和人自身一样,从萌发到鼎盛再到衰退,整个过程是一个抛物线过程。在抛物线的顶峰,即30-45岁之间,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应当适时“起用”他。而不要因为论资排辈的原因,让他成为“大器晚成”的说辞。

  用当其位。所谓用当其位,就是要把人才放到适合他的能力发挥的位置上,不要乱点鸳鸯谱。人才放错了位置就是垃圾。比如说,某家医院,有位医术很高超的心血管医生,被某领导看中,推荐他当了卫生局的局长。结果,局长工作没做好,他的医术也无用武之地了。所以,用才未必就得当领导,提拔未必就是重用。关键是要把人才放在适合他发挥能力的位置上。

  用其所长。所谓用其所长,就是使用人才时要扬长避短,兼收并蓄。这就如唐太宗在《帝范·审官篇》中所说的:“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木匠出身的人,连自己家的床坏了都不能修,可是他却自称能造房子。柳宗元将信将疑。后来,柳宗元在一个很大的建筑工地上又见到了这位木匠。只见他发号施令,操持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各自奋力做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柳宗元为此很是感叹。事实上,任何人都有长处有短处。成功的人都是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尽可能地避其短处。我们使用人才也要避其短处。避其短处并非是说不看或看不到其短处,而是想方设法限制他的短处,使他的短处不起作用,并弥补他的短处,以促使他的长处能够有效地发挥。如何用人所长呢?关键是用人时要先看他能做什么,而不是先看职位要求什么,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

  用其所愿。所谓用其所愿,就是根据使用对象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意愿来使用人才。兴趣和热情是人们对一定事物的积极态度,是推动人们积极认识事物、从事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歌德更深刻地指出:“天才要求最先和最后的东西是对真理的热爱。”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用人导向决定着干部队伍的质量。在新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我们党的选人用人导向,这就是:“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为什么要突出政治标准?这是政党的政治属性所决定的,是保证政党团结集中统一、实现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的必然要求。

  突出政治标准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方针,也是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胡锦涛同志强调,选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决防止和纠正重才轻德现象。

  旗帜鲜明讲政治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必须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必须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选人用人新理念,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