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召开区委中心组第二次专题学习讨论会

2018-10-18 15:30:33
来源:本站
编辑:黄赟

  成华召开区委中心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第二次专题学习讨论会


 

  按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安排,6月28日,成华召开区委中心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第二次专题学习讨论会。会议围绕“面对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确立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奋斗目标”主题,开展了新时代成华“民生之问、稳定之问”专题讨论。区委书记刘光强主持会议并强调,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是党和政府工作永恒的主题,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和谐稳定大局是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要带头挑起重担,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和“钉子回脚”的工作态度,努力当好为民造福的“实干家”和捍卫稳定的“守护者”,圆满交出新时代成华“民生之问、稳定之问”高质量答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鸿,区政协主席李榕参加学习。

  学习会上,部分区委中心组成员围绕新时代成华“民生之问、稳定之问”主题作了讨论发言,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实践举措。

  刘光强在讲话中强调,如何以改革发展成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答好成华 “民生”问卷,重点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强基础,全面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需求领域、需求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具体到成华,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供给与新时代群众需求层次升级不相适应、生活消费供给与新时代群众需求领域拓展不相适应、供给渠道单一与新时代群众需求方式多样不相适应。要化解这些矛盾,必须持续深化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从加强公共服务统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小康福利型”公共服务体系着手,实现成华城市综合实力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相得益彰。二是重方法,协调统筹民生发展全局。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坚持系统的方法论,既要用系统的思维和观点来认识民生问题,又要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民生问题。一方面,成华的民生涉及受众群体规模大、民生诉求多元、民生内容多样等特点,需要运用联系的方法和整体的观点来抓住民生问题的“痛点”。另一方面,民生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件事关发展全局的工作,涉及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把民生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连接起来、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把成华的民生事业放到全省全市中心大局来统筹谋划。三是抓本质,牢牢把握民心施政之向。在解决民生问题时,不能局限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更要善于运用群众工作法,从群众的切身感受、体验和需要出发,用心研究和审视全区民生工作,从被动解决问题向主动谋划施政转变,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刘光强强调,“稳定”是一个永恒但又不断发展变化的考题。答好成华“稳定之问”答卷,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筑牢思想根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守底线思维,科学排查研判,找准风险点和临界点。要坚决克服疏忽大意和侥幸心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将维稳工作重心前移,提前思考稳定风险会出现在哪里,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导致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和路径是什么,不断完善应对机制,防范于未然。二是狠抓责任落实。要围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三张清单”,进一步健全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追责风险责任分解机制,协同发挥法治保障、社会治理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和维稳机制的作用,促进风险提前化解。要着眼细小,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风险点进行经常排查、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筑牢维护稳定的坚强防线。三是坚守为民情怀。要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治霾治水治堵、就医就业就学、拆迁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剖析成因,统筹力量和资源加以解决。要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依靠信息技术支撑保障,多方参与协同治理,强化城市防灾减灾救灾空间保障和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为成都建设“三安目标”贡献成华力量。

  区委中心组成员谯文成、刘蓉、曹晓琼、郑天南、黄庆华、赵凯雄、余胜、邓旭、韩际舒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