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成眉同城化 实现发展新跨越
眉山市委书记 慕新海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要求“推进成德、成眉、成资同城化突破”。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成眉同城化,加快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推动眉山新一轮跨越发展。
同城化是做强四川发展“主引擎”的有力支撑,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是眉山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的迫切需要。眉山作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做强四川发展“主引擎”中贡献眉山力量。
回顾历史,成眉同城化已有良好基础。建区设市以来,地委和历届市委始终把区位作为眉山最大的优势,坚持“融入成都”不动摇。从“错位发展”到“一体发展”,再到“同城发展”,成眉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成效好,两市“产业同链、基础同网、区域同城”正在变为现实。
立足当下,成眉同城化仍有薄弱短板。在城市规划上,两市总体规划衔接不够,在产业协作上,重叠度较高,相互之间配套协作不够,不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基础设施上,公共交通未完全互联互通,路网通达性、便捷性不足。
加快推动成眉同城化,需要精准发力,率先突破,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突出城市同体,建设大都市区城市副中心。要实现这个目标,眉山就必须面向成都完善区域空间布局。
突出开放同台,建设大都市区开放示范市。要坚持“跳出眉山看眉山,放眼全球谋眉山”,充分借力成都开放口岸、高端平台,拓宽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水平,加快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
突出基础同网,建设大都市区交通次枢纽。要以建立成眉“半小时通勤圈”为目标,构建全方位、通勤化、高效率的同城交通网络。
突出文化同享,建设大都市区文化新高地。文化是同城化的重要纽带,成都是西部文化高地,眉山素有“人文第一州”美誉。要深入推进成眉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文相亲,增进文化认同,共同提升文化软实力。
突出品质同标,建设大都市区美好生活城。同城化的落脚点,是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好。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眉山特色,突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塑造一座活力动感的魅力之城,提升城市品质,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