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动态  >  学习交流  

泸州发挥市委中心组学习龙头作用 提升理论武装水平

2015-11-25 11:11:39
来源:本站
编辑:徐佳

今年是中宣部“基层工作加强年”,泸州市坚持重心向下、力量下沉,发挥市委中心组学习龙头作用,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坝坝讲坛”群众宣讲活动作为重点,不断提升理论武装水平。其中市委中心组相关学习经验2次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坝坝讲坛”群众宣讲经验被省委宣传部“每日要情”采用。

抓好一条主线,形成学习常态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工作的“一条主线”,1—10月共开展学习19次。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市委高度重视中心组学习工作,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习计划、学习方案和学习实施意见,出台《2015年学习安排意见》、《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实施意见》、《泸州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修订《泸州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测评细则》,加强学习制度保障;二是狠抓研讨学习。结合“三严三实”专题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要求,市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学习14次,各区县委开展理论研讨28次,进一步凝聚党员干部精气神。中心组学习经验在省委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次。三是坚持学用结合。按照“月月有安排、次次有主题”和“以学促用、学用相长”要求,把中心组学习作为“三抓三主动”(“三抓”即抓发展、抓党建、抓安全;“三主动”即主动对上汇报、主动对外招商、主动对下服务)的重要举措,邀请中央保密委副主任杜永胜、国务院政研室副司长范必、江苏省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钟开斌等14位领导、专家莅泸授课;

坚持重心下移,破解宣讲难题

将理论宣讲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年初,组织开展了基层基础大调研,针对基层理论宣讲中存在“不接地气”“缺乏讲师”和“缺乏动力”等问题,制订“三讲”工作法,着力破解基层理论宣讲难题。一是“讲什么”。组织党校专家、高校教授及退休教师、文艺骨干等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编写宣讲提纲、编排文艺作品。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百姓宣讲故事库”征文,选出一批具有正能量的身边典型。二是“谁来讲”。按照“群众讲身边事”的要求,在全市组织遴选“坝坝讲坛”群众宣讲员,积极动员退休干部、社区群众、退休教师、企业代表广泛参与,8月11日—12日,经各区县推荐,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75名群众宣讲员通过笔试、面试和赛课环节,最终遴选出首批35名市级“坝坝讲坛”群众宣讲员。各区县积极响应“坝坝讲坛”活动,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县级群众宣讲员,开展富有本地特色的群众宣讲活动,打造群众宣讲品牌。如古蔺县“郎乡细语”红色宣讲和叙永县“永宁号角”民族宣讲等,都独具特色。三是“怎么讲”。根据群众生活特点,组织群众宣讲员两两一组,选择在农村院坝、社区中心及学校门口等,采取快板、金钱板、脱口秀等文艺形式开展10—20分钟的“微宣讲”。通过把“官话”变为“土话”,把“教育”变为“节目”,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让群众在宣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到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听了信、信了服、服了跟党走。1—10月,全市各区县群众宣讲员已累计开展理论宣讲1100余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

形成整体联动,提升学习效果

坚持上下结合和左右互动,用旁听、督导、通报、现场会等形式,将各级各部门理论武装工作联片带动,实现整体提升。一是开展旁听工作。今年以来,共联合市委组织部旁听区县委中心组7次,联合市直机关工委旁听市级部门中心组4次,旁听情况每季度通报。下一步将带领党校专家到乡镇街党委中心组开展旁听,通过旁听督导与专家点评,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心组学习水平。二是创新学习形式。通过纸质版、短信版、微信版“三版并进”,向全市党员干部推送《中心组学习每周快递e-magazine》,目前已累计推送89期,其中微信版自9月开通以来,订阅人数已超过1000人;按季度向全市党员推荐阅读书目,目前已推荐4期共34本,为中心组成员购买自学阅读书籍共217册。三是开展现场交流。每季度召开1次全市理论工作现场会,选取中心组学习有创新或理论宣讲成效较好的区、县为现场点,邀请市级部门和其他区县理论工作者前往调研交流学习,安排下一阶段理论工作重点,通过相互交流,促进相互提高,带动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