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动态  >  学习交流  

努力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奋力建设幸福美丽内江

2015-12-09 10:16:59
来源:本站
编辑:覃贻花

  内江市城乡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代兵

  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重要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搞好城乡规划,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规划系统如何认识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新作为?我认为,就是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及全国、全省住建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我市城镇化沿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一条主线,认真践行从严做人、从实做事两方面要求,坚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三个政治品格,坚持科学、效率、阳光、廉洁四个规划,突出抓好完善规划体系、有序实施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深化精细管理、强化队伍建设五个重点,充分发挥规划引导、统筹、调控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水平和质量,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幸福美丽内江提供有力的规划保障。

  一、完善规划体系,引导城乡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科学规划理念,坚持把“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城乡统筹、优化布局、尊重自然、传承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工作全过程。

  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深化完善内江城市总体规划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外引内联”等策略,加快构建“以内江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三个县城为支撑、19个重镇为骨干、65个一般镇为基础”的市域四级城镇体系以及“一核三轴三极多点”的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划定内江中心城区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加快构建“一心两廊、三城多片”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委托高水平设计单位参与规划编制;坚持既注重“面子”、又注重“里子”,重视市政管线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今年,要按照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以国家、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力争完成内江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完成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等控规深化、维护及内江中心城区山体保护、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以及城南乐贤新区综合管廊、道路和市政管线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指导县(区)编制县城控规、重要专项规划和县域城乡统筹规划,确保县城控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指导各县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审视,合理确定城市终极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严控外延式粗放发展;指导督促县(区)、镇乡编制完成5个镇乡全域规划、10个镇乡总规、10个镇乡控规、50个新村规划及第三批省级试点镇规划,为城镇化和城乡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有序实施规划,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依据规划,既以超前眼光研究谋划事关内江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引领作用;又立足当前,根据发展重点提出近期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时序,为市委、市政府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当好参谋,推动规划有序实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切实遵循规划,坚决依法执行规划。加强空间管制,严格执行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化“四线”管制制度,对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绿地、湿地、自然历史文物保护区和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保证其规划用途;严格依法按规划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和批后管理工作,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突出服务“两个加快”,全力服务全市89个重点建设项目。坚持提前介入,主动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指导和建设中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内江过境高速公路、综合客运中心站、高压电力线迁改、二污水厂及配套管网、五星水库—牛毛山主题公园、新坝大桥至花园滩大桥滨江湿地公园等城市道路交通、供排水、电力、环卫、公园广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内江师院新校区、市文化中心、内江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等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选址、规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审查、报批、审批,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提高市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幸福美丽内江。

  三、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要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

  依托成渝客专、川南城际铁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健康养老、教育科研等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空间规划布局,确保项目及时落地。要加快巨腾二期、富乐德半导体及液晶洗净、中再生二期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及传化内江电子商务基地、苏宁川南总部及配送中心、莱克国际汽车商贸城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选址及方案设计和审查、报批、审批,促进产业项目尽快实施投产,推进产城相融,推动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四、深化精细管理,提升规划管理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精益求精,注重精细化管理服务,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务服务质量,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和公众利益。

  不断完善规划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内江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建设项目规划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并继续深入研究、出台实施《规范内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全过程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快形成一整套符合我市实际、可操作性强、系统完善的规划管理制度,持续提高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能,积极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实施好《优化规划行政审批内部流程》、《建筑工程规划建筑方案审查要点》及建设项目台帐动态管理、承诺限期办结等有效制度,研究建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审查事项书面告知、主动联系指导、重点项目定期研究督导等制度,对受理报建的建设项目逐一明确专人负责,按工作环节、责任人建立项目台帐并每周动态更新,实行审查、审批相关事项一次性告知,责任人主动跟踪指导项目规划设计,上门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报批中的问题,局主要领导每周研究、督查全市重点项目办理进度,强力提升规划审批效能,促进项目顺利加速落地实施。

  五、强化队伍建设,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并确保队伍建设始终走在推进业务的前头;坚持严管厚爱,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清正廉洁、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优秀规划干部队伍,为规划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业已形成的团结奋进、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团队精神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三实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先进典型、法纪和警示教育,鲜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宗旨,坚守职业道德,树立遵纪守法、勤政廉洁的高尚情操。

  加强能力建设,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借力“甜城英才集聚工程”等多种渠道,大力引进规划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实规划队伍。继续通过选拔培养副科级后备干部、选派技术干部上派下挂、搭建重大会议及工作学习锻炼平台等三种方式培养锻炼干部;推行“每周轮流讲一堂业务课、每月读一本书、每季度举行一次专题讲座、每人每年外出参加一次系统培训、每人每年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每名拟提拔干部任用前作一次专题授课”的“六个一”学习制度,强力推动干部主动学习、自我加压,推进干部整体素质和规划工作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