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2015年党组(党组)理论学习武装工作总结
2015年,邛崃市委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抓手,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载体,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会、成都市委全会精神,不断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为推进邛崃“六个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持。
一、创新“三大举措”,促进理论学习深入开展
(一)丰富内容促进学习常态化。制定印发了《中共邛崃市委中心组2015年学习计划》,明确全年开展的11个集中专题学习和自学内容。市委中心组在抓好日常专题学习的基础上,还组织中心组成员深入“挂包帮”联系镇乡(街道)和部门开展宣讲和调研。今年以来,市委中心组开展了“四个全面”、“三严三实”等集中专题学讨论习34次,参学率达95%以上;市委中心组成员撰写调研文章(理论文章)23篇,大力推进学用紧密结合,有力促进了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
(二)创新形式促进学习多样化。一是专家辅导引领学。先后邀请了宋杰、杨颖、彭穗宁等专家教授到邛崃,分别作了主题为“PPP项目运作实战及案例分析”、“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锤炼党性、严以修身的根本”等10多场专家辅导报告,提高了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外出考察借鉴学。组织市委中心组成员到江西、新疆等地考察文化旅游等工作,通过“走出去”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拓展了思路。三是发放资料拓展学。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用典》等10余类优秀理论读物,撰写读书笔记200余篇;编印《邛崃宣传?理论热点知识学习摘选》2期、《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9期,引导领导干部扩展学习。
(三)健全制度促进学习规范化。制定印发了《中共邛崃市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了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了“学习组织制度”、“集体研讨制度”、“个人自学制度”、“专题调研制度”、“带头讲学制度”、“年终述学制度”、“报告通报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学习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10项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市委中心组学习的频率、质量和效果。
二、依托“三个载体”,助推理论宣传深度覆盖
(一)以理论宣讲为载体凝聚思想共识。坚持以市级领导为主力,市级部门宣讲员为补充,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和成都市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组建了市委宣讲团,深入“挂包帮”联系镇乡(街道)开展集中宣讲活动200余场次。围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两级四讲”活动,市级领导、各镇乡各部门负责同志通过“坝坝夜话”“夜访夜谈”等形式,到“挂包帮”联系开展宣讲活动230余场。各镇乡(街道)、各部门也结合实际成立了宣讲小分队,深入偏远村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学校医院开展“接地气”的“微宣讲”1000余场次,确保了宣讲全覆盖。
(二)以文艺宣传为载体扩大宣传效应。积极整合全市各类文化资源,针对基层群众实际情况,组织文艺骨干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融入文艺宣传节目,编创一批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歌舞、小品、相声等文艺节目,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文艺“菜单式”演出100余场,深入推进党的重大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真正让党的声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以媒体宣传为载体营造浓厚氛围。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开设专题专栏,加强对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以及成都市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宣传阐释,有效扩大了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同时,指导各镇乡(街道)、市级部门在主要街道、重要路段、高速公路等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大型宣传牌,并利用户外LED、公交车顶灯等滚动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宣传的影响力。
三、搭建“三个平台”,开辟理论学习交流阵地
(一)提档升级机关学习室。按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各部门、各镇乡积极提档升级机关学习室,完善硬件、提升软件,认真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收到很好的学习实效,全市已创建或提档升级机关学习室80余个。
(二)开设“高端论丛”专栏。为推动市委中心组和基层中心组理论学习,通过在《新邛崃》开设“高端论丛”专栏,刊登各级全市中心组理论研究成果和调研文章,目前已出版10期,刊登理论文章120余篇,让各级中心组成员养成学习理论和总结经验的良好习惯。
(三)开设“理论与实践”专栏。通过《今日邛崃》报开辟“理论与实践”专栏,转载中央权威报刊杂志理论文稿、登载我市领导干部理论文章或调研文章共200余篇,为基层中心组提供展现交流学习调研成果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