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论邓小平经济思想之“两个大局”理论

2015-05-05 14:23:10
来源:本站
编辑:蓝天

  论邓小平经济思想之“两个大局”理论

  蓝定香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重点凝聚在他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步走”发展战略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两个大局”理论等一系列理论中。其中,“两个大局”理论是邓小平经济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邓小平经济思想概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纲”,其他相关理论是“目”,“纲”与“目”有机统一,构成了系统、综合、科学的邓小平经济思想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是指导中国建设、发展、改革、开放的纲领性理论,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最有力的理论保障。这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这一理论的高度评价所说的:“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源于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两个大局”理论等等,正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高度体现。例如,为了科学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按照这一规划,到2000年,我国已胜利地实现了该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又通过十年的努力,到2010年,我国成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步走”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而实现这一构想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开放。这二者之间是“架构”与“灵魂”的关系,也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两个大局”,则是邓小平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情特点,提出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三步走”构想的“策略”,“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在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体系中,“两个大局”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解析

  1.“两个大局”理论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就是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的基本内涵。

  2.“两个大局”理论的科学依据

  “两个大局”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它是邓小平在对当时国内外社会历史背景进行深刻剖析、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其国际背景是:国际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严重曲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学技术迅猛发展。其国内背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纠正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错误;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东密西疏的分布状况以及整体发展水平低的国情特点。

  3.“两个大局”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实现第一个大局,即内地顾全沿海地区先发展、先富裕起来这个大局,沿海地区才有条件更好地帮助和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走向共同富裕。而沿海地区先发展、先富裕起来,就必然会拉大与内地的差距,而差距过大、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为此,必须实现“第二个大局”,即东部沿海地区要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可见,“两个大局”之间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三、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的重大意义

  1.“两个大局”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冲破了我国由于长期教条化地理解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而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暴力革命”为手段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等科学论断,并具体化为“两个大局”理论,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两个大局”理论是对发展经济学的极大丰富和完善

  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认识分歧颇大,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及其导向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曾经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将建设重点由沿海向内地转移,虽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不足。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共同富裕”理论,进而发展为“两个大局”理论。中国实践的成功证明,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之间是一对相依相存、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这就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发展经济学理论。

  3.“两个大局”理论是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

  在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的正确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从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东部地区以优惠,使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到20世纪末,已经到了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致富的时候了。为此,2000年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科学决策。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同时,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吹响了中部地区崛起的号角。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的带动下迈向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也再一次体现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邓小平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并结合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好地发挥其对我国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我们坚信,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将在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大放异彩。

  蓝定香,女,先后在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自1990年以来,共发表和出版著述90余篇(本)(含合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政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学术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复印转载16篇(含部分转载)。200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