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维的坚定性
蒙焱雄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评价性地指出他自己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就是不动摇!这充分体现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维的坚定性。正是这种坚定思维,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向前迈进。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分析。
一、邓小平改革开放思维坚定性的主要表现
1.不回头。不回头就是不再走计划经济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封闭僵化的老路。
1980年,有舆论认为中央针对当时经济过热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是要回到“老路”上去时,邓小平敏锐地指出,“这次调整是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正确方针、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三中全会以来的一切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措施”。确保了刚刚出发的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朝前迈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邓小平担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会因此受到冲击,多次指出:“全党要继续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内外政策……继续实行全面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特别是面对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给党和国家造成的严重影响,邓小平坚定地指出:“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要“坚持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永远不改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重申:“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要求我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表现出了一代伟人改革开放思维的异常坚定。
2.不偏向。不偏向就是不走全盘西化的邪路。保障措施就是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要在中国实现搞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足见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这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也体现得非常充分。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指出,自由化“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方向上去”。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告诫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不停滞。不停滞就是把改革开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停地向前推进,不懈怠,不折腾。这也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发出的号召。
整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多次从历史的角度阐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特别强调,“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正是基于这种闭关自守导致中国社会停滞不前甚至不能叫社会主义的结论,邓小平才一再强调“我们必须走改革这条道路……不能停滞,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党的十四大也特别强调,“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事实上,邓小平强调不搞运动,强调长期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强调不要怕,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等等,可以说都是立足推进改革开放不停滞,不懈怠、不折腾。因为我们已经落后了,机遇难得,历史发展进程不等人。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维坚定性的成因分析
1.对马列主义的笃信和对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的深刻认识。正如他自己所讲,“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正是因为如此,邓小平才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坚定了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思维和信念。
2.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与领悟。1984年5月,邓小平指出:“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为什么后来落后了?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使我们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也正是闭关自守。要总结这个经验教训”。之后,他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们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是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所以,必须以史为鉴,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这也成就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维的坚定性。
3.对时代特点的准确把握。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世界发展突飞猛进。而我们“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我们国家的发展耽误了十年……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发展的反差、世界快速发展趋势迫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力追赶世界发展潮流。另一方面,邓小平在整个八十年代反复强调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正确判断,告诫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发展自己,不停滞、不动摇,不折腾。
4.坚毅的个性品质。思维品质与个性品质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个性品质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品质。邓小平坚毅的的个性品质,从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和建议——“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便可见一斑。此外,邓小平留法期间的艰难生活以及“三落三起”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邓小平坚毅的个性品质。正是这种坚毅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小平同志“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绝不轻易改变的思维品质。而改革开放正是他分析国际国内局势做出的在实践中逐步证明了其正确性的科学决策,不容丝毫动摇。
三、始终坚持“两手抓”,确保坚定性思维落到实处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强调要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领域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搞改革开放,一手搞“四个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正式“两手抓”,确保了改革开放不回头、不偏向、不停滞,确保改革开放的成果不被毁于一旦。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坚定性思维,顺应时代潮流,增强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蒙焱雄,男,中共党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曾在西华师范大学,中共华蓥市委、市政府,中共武胜县委,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担任县级领导干部,现任中共广安市委党校(广安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广安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党建、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的研究与教学。近三来主持研究出版《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研究》专著1部,完成省级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4项,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理论文章3篇;开发了一系列邓小平生平及思想教育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和影视教学等课程,受到省内外学员的广泛认同和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