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增强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以更高标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020-09-04 15:30:36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
编辑:周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部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章节里,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7年10月到2019年5月以来,就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所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83页到88页的8个部分的内容里,总书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式方法,多角度、多维度地就加强政治领导,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做了精辟和全面的阐述。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要认真把握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实践要义、政治内涵、时代要求和工作遵循,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结合机关纪检工作,我谈一点学习体会。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8次,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去年召开的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总书记站在“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两个重要判断”和“一个重要要求”两个角度,深刻阐述了以“两个维护”引领全党高度团结和思想行动统一,深刻回答了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等重大历史命题。

一是“两个重要判断”全面展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关于“两个重要判断”的论述,高屋建瓴、统揽全局,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一个重要判断是:“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另一个重要判断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围绕这“两个重要判断”,总书记又以“四个坚定不移”,全面和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不移从严管党治党,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以“两个维护”引领全党团结统一;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军心民心。这些伟大成果正是靠的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是全党上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结果。这些伟大成果也向世界政党和全国人民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道路和有效制度,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敢于刀刃向内和自我革命的伟大自信,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新发展和再部署。

二是“一个重要要求”全面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总书记关于“一个重要要求”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蕴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精髓和核心要义,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这既是新时代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也是伟大斗争中的自我革命和刀刃向内。“严”是管党治党的不二抉择、根本选题和永远在路上的主基调,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丰富。“两个维护”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正是因为全党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遵循了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听从了冲锋号令,才深度聚焦了主责主业,明确了工作方向,找准了工作重点,克服了工作难点。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对违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对贪腐行为、对黑社会保护伞等,保持零容忍,无禁区,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才换来今天的风清气正。

三是加强政治监督彰显了党的政治领导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一百年”和“两个历史大变局”的重要历史的交汇点,以一个伟大政党领袖的深邃目光和洞察力,洞悉了加强政治监督,对于保障和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总书记重点明确了加强政治监督的四条路径和着力点,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二是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三是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四是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号召全党上下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全面对标工作和思想,把自己摆进去,通过学思践悟,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最高标准和首要目标。德为木之本,水之源。有根的树木才会繁荣茂盛,有源头的河流才会源远流长。“两个维护”就是共产党员的德行。纪检监察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加强党性锤炼和修养锻炼,对标党的政治要求,才会保持头脑清醒,在任何政治风浪面前,保持坚强定力,永不迷失航向。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党的思想引导力

一是落实“两个维护”是纪检监察工作政治引领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活的灵魂。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从严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论断。其深邃的思想和一系列理论成果,构成了新时代特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要强化政治保障和强化政治引领,“两个维护”是关键。

二是保证“两个维护”是纪检监察工作最核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引领靠谁?政治保障靠谁?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里,已经做了深刻的解答和鲜明的阐述。我在学习中理解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既是不同的要求,又是整体的要求。既是分别的标准、又是整体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互为相联,“四个意识”是“两个维护”逻辑起点,“四个自信”是“两个维护”政治标准,三者是一个首尾呼应、严丝合缝的理论体系和相辅相成的整体。总书记也深刻阐述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辩证关系,强调如果“四个意识”不牢固,那么“四个自信”就缺乏应有的底气,进而“两个维护”自然就不会做到自觉、就不会做到坚定。“两个维护”是“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的最终落脚点。“两个维护”既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也是根本政治任务。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维护”,在这一点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以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就要坚决和毫不动摇地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确保“两个维护”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职责使命。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维护党中央权威、领袖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责主业,也是根本职责使命。只有全党服从中央,才能保证党的正确政治引领。从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成绩来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保障功能作用发挥是十分明显的。党的政治引领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灵魂、政治立场、政治定力等方面的引领。在应对国际国内重大风险考验、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斗争中,党的领导作用和领袖掌舵领航的核心作用,世界有目共睹,人民感悟深刻,笃信不疑,倍感自豪。

四是做到“两个维护”是纪检监察工作的试金石。纪检监察干部聚焦主业主责,就是要聚焦“两个维护”坚持得好不好,做得扎实不扎实,思想行为过硬不过硬。要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发挥和执纪监督问责工作,增强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引导党员干部纯洁灵魂,不要思想蒙尘,坚守初心使命。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认同,保持政治定力,确保理想不动摇、思想不偏向、行动听指挥、干净敢担当、一心跟党走。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一是为了人民才能得民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充分展示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和高尚品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党上下必须遵循的群众观、事业观、作风观、人民观。为了人民才能赢得民心,依靠人民才能取得胜利,根植人民才有强大基石,失去人民就会失去政权,这是几千年历史的教训,也是现实最迫切的警醒。

二是依靠群众才能固天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我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勃勃生机和政治生命力。总书记谆谆教诲全党:“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在改革开放发展,内政外交国防等治国理政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三是惠及人民才能受爱戴。总书记关于“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思想,充满了惠及人民,爱护人民的领袖情怀。比如,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上。总书记要求全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比如在脱贫攻坚中,总书记要求全党“唯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比如在政法实践中,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比如再次当选国家主席时,总书记表达了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和开阔胸襟,他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弥坚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比如在深化拓展群众身边和作风问题整治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的要求,把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分级分类集中整治。比如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上,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要抓住紧盯扶贫项目资金管理风险隐患,坚决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以及“两不愁三保障”落实不到位、脱贫摘帽后政策不稳定等突出问题。比如在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上,重点督促解决教育医疗、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等。总书记在对众多工作的部署和督促中,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至上原则,总书记热爱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最广泛地赢得了民心军心,具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群众号召力和群众凝聚力。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一声号令,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闻令而动,勇敢逆行,谱写了一曲曲战胜疫情的人民战争的壮丽凯歌,必将为世代传送,所以,向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就是“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不懈地“打虎、拍蝇、猎狐”,取得了巨大成绩,坚定了全党信心和决心,也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赞扬,老百姓从身边的人和事上,感受了前所未有的风清气正。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民意调查显示,93.3%的群众认为当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得到遏制,比2012年提高7.9个百分点。95%的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有信心,比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和成绩坚定了中国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众多国家的人民对我党政治主张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也为全球社会提供了政党建设的中国智慧。全社会通过我党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执纪监督从严、思想作风从严、治吏反腐从严等铁腕治理,感受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感受到了我党同人民群众并肩前进的历史担当,感受到了人人都是国家主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普遍表达出了发自肺腑的对“两个维护”的社会认同,表达出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党中央、对总书记的信任和依靠,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大的同心圆,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增强了中华同铸中国梦的向心力,也增强了党的社会号召力,全社会为此迸发出了欣欣向荣、百舸争流、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只争朝夕的充满生机和合力的精气神,组成了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强我中华的势不可挡的不朽的宏大力量。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党内号令执行力

一是强基固本,落地见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必须做到“两个维护”。没有“两个维护”作保证,也就无所谓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高度一致不是一句空头的口号,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在行动上的应景作秀,而是以“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号令,以不打折扣的,高质量的执行力,全力推动中央重大部署落地见效。

二是强化纪律、锻造队伍。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纪律部队”,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捍卫红色政权、维护国家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利剑,必须“十分忠诚、十分纯洁”,必须“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必须“刀刃向内、不护犊子”。要确保纪检监察队伍忠诚干净担当,就必须确保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总书记指挥,以铁的纪律锻造铁打的纪检监察队伍。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践行“两个维护”,做深做实“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落到位。

三是强化监督、精准执纪。总书记重点强调,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执行,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善于经常性的运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制度的执行力、增强纪律约束力。要带头加强党的建设,做好监督执纪问责的大文章,着力整改不重视监督、不愿意监督、不善于监督的问题。要强化自我监督,在自我约束上作表率。

四是强化武装、指导实践。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两个维护”实际行动推动工作实践。要在“学懂”上重实效。要静心阅读原著、反复学习原文、认真悟通原理、做到深信笃行、确保知行合一。要在“弄通”上下功夫。要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各项工作不偏离航道。要在“做实”上见行动。“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新时代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是根本政治任务,更是全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突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维护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和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要用核心和权威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确保统一思想和意志,确保统一行动和步调一致,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