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思想之窗

2020-09-18 14:33:23
来源: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山盈盈

近期,中宣部等部门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已覆盖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世事纷繁多元应,纵横当有凌云笔。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真切地感受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历史和共同前途命运的高度,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刻阐明了对解决世界问题怎么看、怎么办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也为世界各国友人读懂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动因、发展前景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

书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胸怀和责任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中国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层面对世界作出的卓越理论贡献,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在《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篇中,开篇就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理念立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道义制高点,超越了传统国别或区域的狭隘范畴,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着人类的共同价值,凝聚了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这些质朴平实的表述,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开放眼光、宽阔胸怀和真诚态度。习近平总书记还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做到三个“一如既往”: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这些掷地有声的宣示和承诺,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不懈努力和长远擘画,更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大党勇为天下担当的豪迈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情怀。

书中提出了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书从人类文明制高点、人类道义制高点出发,为解决目前世界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管用有效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国应该有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倡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并为破解治理、信任、和平、发展“四大赤字”提供了有效思路。在《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篇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历史大势出发,按照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提出为世界经济发展把握正确方向的五点主张,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深刻彰显了“天下一家”的中国智慧,更突显了中国作为全球共同开放重要推动者、全球治理改革积极贡献者的务实形象。当前,中国提出并积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正在走深走实并惠及沿线各国人民,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引起全球各国强烈共鸣,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实践证明,书中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鲜明的旗帜,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书中客观分析了中国发展成就、发展动因并擘画了中国未来的美好发展前景。在书中开篇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全方位、开创性发展成就,以及深层次和根本性变革,并把这些发展成就的动因总结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该篇中提出中国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擘画出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的美好景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书中还记录了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大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策略,推动一系列重大工作,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上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书中对中国发展成就的总结和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描绘,不仅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更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还进一步拓展了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全球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

书中阐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方向和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引领下,中国坚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公平正义为准则,合作共赢为目标,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走出了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让国际社会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及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的朋友遍布天下。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篇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外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概括为10个方面内容,专门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特别指出要运筹好大国关系,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中国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学互鉴。这些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原创性重大理论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向世界传递出响亮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并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与认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每一卷发行后,都会持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卷书及时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建设发展的关注,不仅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国改革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提供了一把钥匙,更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相信随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海内外发行量的不断扩大和受众的不断增多,必将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必将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