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深切体会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所占分量很重,并与第一、二卷的相关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个专题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除了在第二专题收录的4篇文献中进行专门论述外,在相当于序篇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其他专题,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论述也多处涉及。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收录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等专题,第二卷收录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专题。贯通一、二、三卷,一以贯之集中体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可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特殊性、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党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受住各种考验,完成肩负的历史重任,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认识不断加强、重大制度安排日益完善,清晰地标示出我们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具体来说: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兜底管总的一条;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的首要一条;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之首;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在总纲部分修正案增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款;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列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之首,强调党的领导制度具有统领地位。这些新要求新制度新安排,把党的领导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体现在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通过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的是“坚持和加强”,强调“坚持”前提下“加强”、“改善”之中“加强”。核心是“全面领导”,强调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强调全覆盖、全贯穿的领导。灵魂是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调“加强”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亮点是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问题,并通过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理顺党的领导制度,用具体、管用、高效的领导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实现。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在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最重要的是落实。对党委宣传部来说,作为党委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职能部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牵头协调部门。“一主管、一牵头”的职责定位决定了党委宣传部门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责任重大、作用重要、使命特殊。必须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当先锋,打头阵,发挥党的工作机关的带头作用。必须建设高举旗帜、绝对忠诚、听党指挥、敢于担当、能力出众、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工作队伍。必须保持理论清醒、增强政治定力,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做实,用好新教材,指导新实践,取得新成果。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努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实起来、强起来,更好地为大局和中心工作服务。
(作者系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黎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