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浅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特征

2020-09-25 10:36:41
来源:广安日报
编辑:张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清晰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三年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稳掌航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惊人的政治智慧、卓越的领导才能、强大的战略定力、鲜明的人民立场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考验,书写了气势磅礴的战疫篇章,使社会主义中国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好局面。此时此刻,全党同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如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一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为我们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一部最新最权威的教材,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破浪前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特征,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全面、朴实、精辟。

全面。即第三卷的内容丰赡,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部著作既全景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又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朴实。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讲:“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毛主席的著作、小平同志的著作是这样,习近平同志的著作也是这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文风朴实、语言精练、没有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包蕴着深邃的思考、独立的东西。这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不但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而且旗帜鲜明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娴熟运用和深邃思考。譬如,“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等。这些专题都涉及许多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深化研究阐释,并从理论的高度来洞察和把握。

精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文稿长文不多,大都比较短,但内涵深、分量重、意蕴浓。深研细读这部重要著作,处处可以看到,不少文稿都洋溢着作者本人极其鲜明的风格和独到的见解,易对读者产生思想律动和情感共鸣。比如本书第四专题的第四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文,仅百余字,就高度凝练地概括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笃诚的赤子情怀、心系苍生的崇高境界和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读到此处,不禁令人潸然泪下。他的文稿中还充满了格言警句,相当一部分文稿的题目就是他的原话。譬如,《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等等。但凡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都会强烈地体悟到这些话语无比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近距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

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这些特征,对于我们学习研究这部重要著作是大有裨益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要把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坐下来认真地花大力气研读原著,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真正学懂弄通。要把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邓小平著作、江泽民著作、胡锦涛著作结合起来,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同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系小平干部学院、广安市委党校教研部教师 赵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