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增强干事创业基本功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020-11-24 14:25:43
来源: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编辑:周濛

“伟大时代产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指导伟大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宏大的战略眼光、真挚的人民情怀,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应当责无旁贷地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原著原典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学细悟、笃行实干,进一步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干事创业基本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气神,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一文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政治灵魂,也是一名党员干部精神之钙。无论是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还是党内一些腐败分子锒铛入狱的警示教育,大量的事实一再证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因此,我们必须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掌握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有力传播者,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坚守初心使命。

强化“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的危机感,把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动力之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当前,正处在“两个大局”交织跌宕期,国内外形势环境变化之快、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并且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这就要求我们年轻党员干部,既要强化“不盛则衰、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克服和解决“本领恐慌”、“本领弱化”、“本领不足”、现有本领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等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又要强化“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各个方面,都时刻做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斗争准备。

树牢“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格局,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为成事之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强调:“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充分彰显了大国领袖真挚、深沉、厚重的爱民情怀,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教育引导我们广大党员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以“我将无我”的境界投入伟大事业中。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年轻宣传干部,具体到自身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决摒弃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定位在历史和人民的评价中,把为民造福作为干事创业最重要的政绩;另一方面要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强化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勇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敢于破解难题,为绵阳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擦亮叫响科技城金字招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