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成都演艺集团董事长业丹:构建健康夜间经济消费场景,打造世界级音乐IP,对提升成都城市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有着积极意义。要积极抢抓机遇,塑造以音乐、演艺等为载体的节目或活动品牌,利用品牌IP打通文娱生态链条。(据《华西都市报》)
省人大代表、竹编非遗传承人万学: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将人才留在农村,将知识运用在农村,就能给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让乡村更美。(据《华西都市报》)
省人大代表林孝波:一是组建和打造“空中120”应急救援队伍和直升机应急救援基地,二是加大通航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支持民营通航公司发展,三是打造通航“双城经济圈”,在成都和重庆,尤其是成都的大型公园中建设通用航空直升机停机坪,除了方便应急救援,也可以打通成渝地区的低空航线,并且可以在空中看到两地美景。(据《华西都市报》)
省人大代表、民盟资阳市委副主委、资阳师范学校校长骆登宇:由川渝两省(市)高层推动、财政支持,省级国有企业和资阳、大足共同出资,组建文旅融合发展基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探索制定资阳大足文旅融合项目成本共担、财税及指标的利益分享机制,重点在产业转移与协作、跨区域项目共同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异地落户等方面探索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细化研究“资本怎样投、项目怎样落、财税怎样分”,在经济指标划分、创新税收分成等方面先行先试,将成都、重庆对文旅发展实施的试点政策复制至资阳、大足,保障双方长久持续合作。(据《华西都市报》)
省人大代表、遂宁市发改委主任夏海荣:遂潼一体化发展要提速,要加快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当务之急是编制好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领域系列专项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突破。(据《华西都市报》)
省人大代表、达州市渠县土溪镇万家村的村支书何建:由县级政府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同时,应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此外,还应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另外,要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据《华西都市报》)
省人大代表杨斌平:在能源结构方面,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水电优势,逐步推进工业“电代煤”“电代气”和民用“电气化”工作,在降低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物的同时,协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产业结构方面,在平原地区推进行业绿色绩效评价,打造行业标杆企业,并在政策上给与标杆企业更多的优惠和支持。在运输结构方面,加快推进“公转铁”,提高铁路在大宗物资运输中的比重,制定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计划,优化机动车排放构成;推进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环卫车、运渣车及工程机械新能源化,推动存量燃油车的新能源替代或加速淘汰,优化机动车排放构成。在水生态上,建议实现自然恢复,举措包括划定并执行河湖生态保护红线控制,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同时,深化水环境治理,包括建立建立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等举措。在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方案编制时,充分考虑全省不同地区发展实际和发展定位,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梯次达峰。同时,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内在要求,牵头制定4市统一的站位高、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区域达峰方案,明确达峰时限和路径。支持成都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先行先试,完善“碳惠天府”机制,争取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据《华西都市报》)
四川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文广旅局文艺创作办公室主任尹玲: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推动北部8县联动连片发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打造精品景区、旅游产品和线路,围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养休闲、户外运动等建立特色精品旅游产品体系。(据《华西都市报》)
四川省人大代表,眉山市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理事长李相德:用工业现代化的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按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把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生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结构,用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据《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