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级三讲”活动开展以来,绵阳市安县庚即决定在全县开展县、镇、村三个层次,党委(党组)书记亲自讲、领导班子成员在分管领域和联系部门(单位)讲、邀请知名专家讲三种形式的“三级三讲”学习活动。县委高度重视,将开展“三级三讲”学习活动作为学习贯彻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政治要求,作为落实全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会议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方式。安县在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三级三讲”方案,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做到深学深悟,聚集忠诚、干净、担当查找问题和差距,剖析根源,进行党性分析,解决理想信念“总开关”问题。自学习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开展“三级三讲”学习辅导活动310场次,用“三级三讲”新模式塑造了农村思想鲜活新常态,为构建幸福美丽安县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一、“三级三讲”是盏灯,注重针对性,既讲立柱导向,又讲立竿见影。
在前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在精神层面遭遇迷惘困顿期,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针对性的对话,构筑起意识上的“灯塔”。一是坚持以县、镇、村三级宣讲网络体系走村入户的同时,县委宣传部针对时势、对象、内容三要素,突出抓好“集体备课”制度,既思想“对表”又立柱导向,充分利用各种电子平台,备时势、备素材、备乡土、备群众、备需求、备形象,着力防治认知不到位和世界观偏差造成的负能量伴生现象,全面确保县域宣团“走一路红一线、讲一地红一片”,下乡“千张嘴”能众口一词,合声传唱安县“好声音”。二是充分抓好碎片化的机会,及时传递好声音,释放正能量。抓好饭前一句话。农村的饭桌上,主动去掉原来简的“来”“吃”“动筷子”的单细胞豪爽模式,遇到这样的机会,主动让人几句,将总结过去、畅想未来引导为饭桌主题;抓好仪式上的一段道白。新婚礼代替了旧歌堂。90后成为推着农村变化的中坚力量,仪式上讲啥话、讲啥好、如何讲成为了百姓考题和干部的机会,抓住这样的机遇,在证婚人或者主婚人的身份上见缝插针地说上几句,这是当前安县尝试的优质宣讲;抓好相遇时的几句寒暄。紧密联系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理论、道德、科普宣讲,采取群众想听什么就宣讲什么的“点菜式”的方式进行宣讲。整个宣讲把握了群众脉搏,说出了群众想说的话,讲出了群众能懂的话,起到了“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作用。
二、“三级三讲”是个筐,注重实用性,腾出华而不实,装满民众需求。
不拘泥于形式,紧盯百姓需求,注重实用性是“三级三讲”在安县的重要特色。活动开展以来,“三级三讲”被放大成一个精巧的筐,合适对味儿的好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在今年“四下乡”的宣讲过程中发现,面对老百姓略显尖锐的问题,部分干部躲开了事,唯恐麻烦上身。这其实就是“本领恐慌感”的典型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安县抢抓读书月活动机遇,要求干部以终身学习为己任,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在干中学、学中干。在资讯4G时代的主跑道上,实现类似“四下乡”“乡村大讲堂”和“脱贫攻坚”等活动效益最大化,考验的就是我们的专业水平,既要能够一张笑脸,设一个温馨对话的氛围,还要能够几句问候,来一段实打实的解读。这就需要专业的态度、专业的学养和专业的宣讲。
干部学习了,筐子里的内容就更丰富了,理论、法制、技术、形势、政策、文化等宣讲目录被记进了宣传内容中。目前,全县已组建理论、法律、农业技术、养殖技术、民间文化艺人等宣讲人才库300余人。“三级三讲”的讲堂也从会议室摆到坝坝里、设在院落处、放到车间去。“乡村大讲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原则,把讲堂摆到坝坝里、设在院落处、放到车间去,用大家听得懂、愿意听、能记住的言语,宣讲大政方针、法规理论、实用知识,在面对面、点对点、心贴心的宣讲辅导中凝心聚力。
三、“三级三讲”是杆秤,注重实践性,称轻浮光掠影,称重干字精神。
在社会转型期,“三级三讲”本身就是一种需要锐意探索,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安县不等不靠,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出实招,把“干字精神”引入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整合资源,建好理论宣讲阵地。充分整合和运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远程教育、手机短信、互联网络、农村广播等现有的宣讲资源和平台,同时,积极构建使用“安县之窗”“欣帮安州”等接地气的新媒体平台,形成一个打捆宣讲、集中展示的综合立体宣讲大阵地。根据群众的需求,拓展理论宣讲平台,创新宣讲方式。二是强化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围绕开掘好改革的“最初一公里”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主题,重点利用好“四下乡”“对口帮扶”等活动,将“集中宣讲”“定点宣讲”和“补课式宣讲”结合起来,深化党员干部对国际、国内以及省情、市情、县情的认识,有效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注重因地制宜,做到帮忙不添乱。继续夯实村级宣讲队伍建设,力求做到一个乡镇一支队伍,一个村落一个标杆。充分利用乡镇干部“住读制度”,将规避农时的“错峰宣讲”进行到底,在全县群众中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源动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