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勇担当善作为

2021-03-22 16:05:1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周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指出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为纵深推进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抓,奋力推动全省改革不断打开新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长期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级层面及以上投资项目核准事项累计减少70%,全省98.8%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持续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政府定价项目数量缩减85%以上,省级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仅3项,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深化电价改革,解决四川电网同网同价和居民低谷优惠电价问题,降低农业生产电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发展改革委党组着力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聚力攻坚事关全局的深层次改革,全力破解社会最关注、群众最关心、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顽瘴痼疾,以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满盘活”。聚焦破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体制机制障碍,在成都都市圈、川渝毗邻地区等区域率先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点。聚焦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系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形成20条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8个试验区之首。聚焦解决四川资源要素优势发挥不充分、市场化竞争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深化电力、页岩气体制改革,电力交易注册用户突破1万家,成为西部首家迈入“万户”行列的省份,率先在全国建立实施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

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坚决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坚持系统观念、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坚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长期以来,在抓改革工作落实中,不断创新措施和方法,建立健全改革推进机制,扎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抓好改革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建立任务分解机制,推行“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方法,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抓好改革落实的“最难一公里”,坚持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建立健全督导督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改革工作“回头看”,对已出台专项改革方案落实情况进行集中督查,及时查找漏洞、逐项整改。抓好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强改革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控和跟踪调度,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实施改革任务挂账整改制度,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牵头制定专项改革方案38个,累计完成改革任务365项,推动经济、生态文明、社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在成效。

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我们将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四川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强化重点攻关,做深做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强化系统集成,完善改革推动落实机制,横向联合、纵向联动,打好改革组合拳。强化探索创新,注重激发基层改革活力,谋划推进更多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作者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