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天地  >  文稿  

唐俊:双百亿基金为中拉合作注入最强劲动力

2016-01-19 10:55:07
来源:光明网
编辑:沈晨

双百亿基金为中拉合作注入最强劲动力
浙江外国语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秘书长 唐俊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拉美期间宣布“中方将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2015年9月1日,人民银行、外汇局会同国开行发起设立了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美元。2016年1月12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官网发布消息,中拉合作基金正式投入运营,总规模100亿美元。在不到一年里,中国相继成立了两只面向拉美的百亿美元投资基金,高效快速地兑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显示出中国全力推动中拉整体合作的信心、决心和诚心。

过去10多年,中拉贸易额从100多亿美元跃升到2600多亿美元,发展迅猛。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然振兴乏力,中国经济也进入新常态,2013年以来,中国对拉美资源型产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双边贸易增速连续三年降至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分析表明,中拉贸易的产品空间趋于僵化,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可见,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往往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动力。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率先提出了建立“1+3+6”合作框架,构造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得到拉美地区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并在2015年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以纲领性的文件予以确立。李克强总理在首访拉美期间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为迷茫困顿中的中拉经贸关系开出一剂良方。如今,中国主动担当,中拉携手努力,将中拉论坛确定的诸多合作意向落到实处,就是在为中拉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毋须讳言,资金问题是结构性改革的最主要的动力。2014年,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为105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的8.5%。截止2014年底,中方在拉美地区各类直接投资存量已达106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各类直接投资总存量的12%。中国已成为拉美重要的境外直接投资(FDI)的来源地。正如商务部美大司相关领导表示,以贸易带动投资,以投资促进贸易结构的优化已经成为中拉双方政府和企业界的共识和诉求。“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和“中拉合作基金”这两只“大手笔”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基础上,回应这种诉求,将中拉政府间的框架协议落到实处,让企业界的合作能够起到实效,收获实惠。两只基金明确宣布将拉美的制造业、农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科技等在国民经济领域中成长性好、中长期回报率可观并且资金缺口较大的行业和领域作为重点投资领域,在拉美经济发展低迷时瞄准机遇逢低进入,准确地把握了投资时机,又能为拉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亟需的资金和技术,在国际道义和投资回报上能够做到双赢。与过往一直为拉美所质疑的主权投资色彩过重不同,这两只基金会通过股权、债券等国际通行的商业化运作,为中国企业投资拉美搭建平台,弥补在投资拉美方面资金不足的短板,尤其是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成本高的困境。有此坚实的后盾的支持,中资企业可以免除后顾之忧,摒弃短线思维,安心做大项目、做强项目、做长项目,立足长远发展,将企业获利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当地人民的尊重和拥护下取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