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汉源县政协召开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十三次常务委员会,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宗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县人大常委会罗全德主任、县政府邓斐彧副县长应邀参加会议。会议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观看严肃换届纪律教育警示片《警钟长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曲木史哈同志在全省政协系统开展“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和全市“有事来协商”工作推进会精神并专题协商“关于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阳光康养旅游宜居地的几点建议”,民主协商九安路建设有关事宜。
会议通过视察九襄镇境内的南山府、梨乡山居、中国花椒博览园、昊业集团花椒啤酒厂和县政协会议室集体协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是要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对城市建筑、布局、形态、环境等外在形象进行打造,把小城做优、做精、做靓,真正把汉源建成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要实施生态修复。争取省市生态修复项目向汉源倾斜,植树种草,让汉源湖周边绿化、美化进一步提升,实现山清水秀,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档次。二是强化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实施机遇,全力争取项目、政策、资金,努力实现产业环线、富庄-清溪、大树-片马、大树-晒经-河南(坭美)、安乐-皇木等县内主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抓住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实施机遇,争取调减雅西高速和即将建成通车的峨汉高速县内通行费。三是把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重头戏。有重点、有计划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清洁、美丽、宜居乡村,提升全域旅游体验。四是加强培育培训。既要加强干部群众教育引导,树立全民康养理念,鼓励群众在康养行业创业创新,又要加强对康养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提升农家乐、民宿档次,满足中心城市不同群体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五是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平安创建、卫生创建,以创建为抓手,引导群众向美、向善,提升城市“软实力”。六是制定落实扶持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开发激励政策,形成各类资本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康养服务业专项发展资金,确定具有行业引领和导向示范作用的重点项目,给予一定数额的财政专项补助,发挥财政的引导和放大效应。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康养旅游行业。积极支持康养服务业金融服务工作,设立康养产业投资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大量吸引民间资产,促进康养产业发展。七是多途径形式加强宣传推介。“好酒也怕巷子深”。建议制定康养旅游产业招商手册,组织好招商推介会,全力推介营销汉源康养旅游产业优势项目,聚集人气和商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与新闻媒体合作,以“赏花旅游文化月”“花椒节”、乡村振兴峰会等为重点,把各类节会活动、推介活动作为重要载体,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等媒体进行介绍和追踪报道,吸引公众眼球,提高宣传广度和强度,提升汉源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到汉源居住养老、旅游养生、投资兴业,让“阳光康养城、宜居新汉源”成为汉源最亮眼、最优质、最特别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