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动态  >  党史学习教育  

“沉浸式”体验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2021-09-08 11:28:28
来源: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
编辑:周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省乐山市各县(市、区)纷纷挖掘红色资源,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阐发,积极打造有故事、有看点、可体验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现场教学点,“沉浸式”体验,追寻红色足迹,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挖掘红色资源 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载体

青砖黑瓦木结构,古树掩映天井内,一方池塘引水入宅……五通桥区竹根镇跃进街31号,经过抢救性修复的中共嘉属工作委员会旧址“贺宗第”,历久弥新。从这座风格独特的建筑,曾走出了以贺国干、贺汝仪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今年4月初,五通桥区委区政府对历经风霜的“贺宗第”启动抢救性修复,于6月上旬全面完工,打造“燕禧堂”“宜多馆”“退省庐”3个展厅,用图文资料展示五通桥的百年党史。自6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干部群众1万余人次。

6月28日,峨眉山市倾力打造的陈俊卿纪念馆开馆。陈俊卿,1911年7月出生于峨眉,是峨眉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全心全意投入革命大潮中,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党在四川、峨眉的事业,即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始终践行誓言、绝不屈服。陈俊卿纪念馆以“缅怀英烈、不忘初心”为主题,整理陈列陈俊卿相关文献、视频资料96件,升级“瞻仰墙”,新建“宣誓墙”、陈列室、“俊卿课堂”、渣滓洞刑讯模拟室,最大程度还原陈俊卿光辉短暂的一生。

6月28日,乐山夹江党史陈列馆正式开馆,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再添“家门口”的“红色驿站”。该党史陈列馆用图文形式,以党在夹江落地生根、蓬勃发展的缩影,映射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夹江儿女用鲜血与汗水取得的辉煌成就。

不止于今年新开放的“红色阵地”,丁佑君烈士纪念馆、铁道兵博物馆、郭沫若故居、乐山竹园烈士纪念园、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办学旧址乐山文庙、乐山“308”三线军工暨永利川厂旧址、嘉阳党性教育基地、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等一批已开放多年的“乐山籍”红色文化资源,亦纷纷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搭建理想信念教育平台。目前,乐山市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确定了20多个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推出缅怀烈士英模、追寻真理之路、传承三线精神等红色研学线路5条,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载体。

“沉浸式”体验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在丁佑君烈士纪念馆,一批批党员同志在此重温入党誓词,声声铿锵有力,表达着他们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念。今年以来,丁佑君烈士纪念馆已接待散客31000人次,各级党组织418个、13800人次。

“小小讲解员讲解得很精彩,光辉的铁道兵历史,让我们很感动。”在金口河区铁道兵博物馆,接受过讲解服务的游客们纷纷点赞。铁道兵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入选四川党史学习教育研学线路。节假日,金口河区在该博物馆一度推出了“红领巾小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让参观者进一步了解铁道兵这个曾经特殊的兵种,深刻感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今年以来,铁道兵博物馆已经接待278批次参观学习团队。”金口河区文旅开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阿基介绍。

“此次嘉阳行,我深刻感受到了‘艰苦创业、求实奋进’的企业精神及嘉阳煤矿工人们以‘燃烧自己、照亮世界;奉献自己、服务社会’为核心内涵的‘新时代’燃烧精神,将把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赴嘉阳党性教育基地参加单位组织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归来,乐山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工作人员毛龙感触颇深。嘉阳党性教育基地采取讲故事、坐火车、看实景、微党课授课等方式引领参观者学习抗战史、新中国史,接受红色教育洗礼。“自今年3月以来,接待了市内外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党史教育培训活动150多批4300人。”该基地相关负责人陈志宏介绍。

党史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现场教学点,以“沉浸式”学习体验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据统计,今年以来,乐山市现场教学点先后接待1500多个基层党组织9万余名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800余批次7万余名学生开展研学。

“沉浸式”学习增强了体验感、互动性,让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历史有了更深体会,在历史中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