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动态  >  党史学习教育  

四川梓潼:建设中国西部红色文化深度体验区

2021-12-07 10:39:30
来源:首屏新闻
编辑:周濛

 

大礼堂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6日讯(记者 何佳欣 实习生 李奇臻 摄影报道)“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隐姓埋名,在这里进行了长达23年的秘密研究工作,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的攻关。”近日,记者走进了绵阳梓潼县“两弹城”,景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两弹城”以“两弹一星”红色文化为主题,深挖“两弹城”“三线工程”故事,将利用红色遗迹,逐步把“两弹城”景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红色文化深度体验区。

梓潼县“两弹城”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拥有“两弹城-长卿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两大自然人文景观集群,拥有五级资源2个,四级资源6个,三级资源43个,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邓稼先旧居

“两弹城”景区目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现已成为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军工文化教育、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省级廉政教育等教学点,组织党日活动教育活动达4000余场次,接待总人数达40余万人。

走进“两弹城”景区,一幅幅充满激情的图画,一条条红色的标语,无处不彰显出火红年代的澎湃与激情。

“1969年9月,原核工业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由青海向四川902基地搬迁。在群山环绕之中,以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科学家为首的两万余名‘两弹人’,白天挑砖抬瓦搞基地建设,夜晚挑灯夜战学理论、学专业。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研制‘两弹’,助推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据梓潼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依托“两弹城”景区,梓潼县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宣传红色文化、提高全民爱国主义认识为主题,重点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创新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等方面深度挖掘,全力打造“两弹一星”红色文旅名镇。

“两弹城”景区在保护好原有的建筑物和相关历史遗迹的同时,收集了历史物品及中物院在梓期间的各类文字、影像和实物资料。先后征集到邓稼先结婚时的床、乘坐的轿车、烟雾试验箱、台式钻床、砂轮机、光学测量仪等大量研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目前景区收集整理了各类图片资料2万多份,文字资料500多万字,实物3000余件。

在“两弹城”景区的教育展馆内,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进行立体化展示,展出各类图片、影像、文物史料和模型等3000多件,制作宣传画册5万份,宣传广告牌、展板、橱窗等20余处,使景区成为集科普教育、网络平台、学习场地、活动空间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

绵阳梓潼县“两弹城”

此外,梓潼县重点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创新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挖掘,逐步实现了展馆展现、电视纪录片拍摄、教材研编、微视频(讲堂)制作、线上展示等为主的全方位展现。先后配合相关机构拍摄制作了《生如夏花》《国士无双——邓稼先》《共和国脊梁》等影视宣传片;组织编印了《少年强·中国强——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研学实践教育》中国两弹城读本和《少年强中国强研学手册(中小学版)》《两弹元勋风采集之陈能宽、程开甲》《邓稼先的故事手绘本》等教育书籍近十万余本并免费对外发放;还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巡演近100余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次。

梓潼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梓潼县将依托两弹城景区突出资源优势,进一步打造红色体验及研学教育示范区,联合长卿山风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扩大研学游范围,形成“红色+绿色”“研学+休闲”的文旅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