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谷五都”
形成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吕光明 朱璋 帅鸿雁
摘要:本文以理论和实践阐述:乐山市在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中,要以两个层次的主导产业形成“多点多极”;市域层面要突出迈向“中国硅谷”目标,区县层面要突出推进“五都”建设;通过对“一谷五都”的高端化打造,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区,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主导产业;增长极;中国硅谷;“五都”建设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地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种产业,形成主导产业。由于主导产业的企业在城市和地区聚集,具有规模效应,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形成“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率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腾飞,“发展极”就成了“增长极”。就区域来讲,市和县应当各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两个层次的主导产业形成“多点多极”,从而推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乐山主导产业是以“硅”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因而有“中国硅谷”的美誉;区县多年来各自形成了不锈钢、陶瓷、纸业、盐磷业、茶业等主导产业,因而有“西南不锈钢都”、“西部瓷都”、“西部纸都”、“西部盐磷之都”和“中国绿茶之都”之称,形成“一谷五都”。通过对“一谷五都”的高端化打造,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乐山就将在成都经济区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全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中走在前列。
一、乐山市域层面要突出迈向“中国硅谷”目标
“硅谷”起源于美国。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旧金山有一条近50公里的狭长地带,从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个地带电子工业发展很快,成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这个地带有大大小小的电子工业公司达一万家以上,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占全美州的1/3和1/6。电子工业的基本元件是硅材料,又由于这个工业集中区处于一个狭长的地带,因而有“世界硅谷”之称。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在班加罗尔建立电子城,集中了一千多家软件制造企业,号称“亚洲硅谷”。
现在“硅谷”已演变成了高新技术、高端人才、高效资本聚集的代号。以美国的“硅谷”来讲,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除了电子产品外,生物、空间、海洋、通讯、新能源,乃至军事尖端技术纷纷入住,聚焦了各国各类科技人员100万以上,近千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其中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达30人,从而创造了10多家顶级跨国公司。最近,韩国谋求经济转型,提出要争当“亚洲硅谷”。韩国政府制订了“创新经济战略”,就是鼓励人去创业、去创新,使韩国成为创业公司的工厂,欲与印度班加诺尔并列为“亚洲硅谷”。2012年,无锡提出了建“东方硅谷”的目标。无锡市的领导是这样解释的:“建立‘东方硅谷’的第一要义,是要吸引掌控核心科技的高端人才”。为此,无锡制订了一个五年计划,即计划在5年之内,引进涉外归国人才7000名,落户创新企业1600家。
2010年,在乐山市委召开的规划“十二五”、谋划“十三五”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四川省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李朝柱说:“乐山是硅材料的发祥地,打造硅产业品牌,让全世界、全中国人一想到硅材料,就想到乐山”。实际上,早在2007年4月23、24、25日,《乐山日报》连续3天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就是“迈向中国‘硅谷’”,文章记述了乐山硅材料的诞生和发展,展示了乐山迈向硅谷的历程。2007年5月22日,《四川日报》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就是:“乐山锁定目标:中国‘硅谷’”。2008年3月29日,《乐山晚报》以“中国‘硅谷’---支撑乐山‘高地’”为题,用3个版面论述了乐山建设中国硅谷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2010年10月26日,在规划“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大讨论中,有位专家在《乐山日报》头版发表文章,题目就是“乐山战略定位——中国‘硅谷’”。这说明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早就把“中国硅谷”这顶桂冠送到了乐山人面前。
对“硅谷”的认知要走出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硅谷”就是生产多晶硅的;二是认为多晶硅含有毒物质,污染大因而谈“硅”色变。“硅谷”的现代意义前面已经论述了,它是高新技术、高端人才、高效资本的洼地,是创业的基地,创新的摇篮。谁拥有了“硅谷”的美誉,谁就占领了创新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成了吸引各类人才的广阔平台,其含义已经不是只生产硅材料了。就以生产硅材料来讲,乐山发展多晶硅产业已有近半个世纪,既有昔日的辉煌,也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年的峨眉半导体厂一直被业内誉为多晶硅的“黄埔军校”,为多晶硅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2009年乐山被定为“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成了“四川省多晶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多晶硅有有害副产物四氯化硅,乐山早已能变废为宝。乐山在多晶硅的生产、副产物的处理和利用、光伏产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所以,无论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角度,还是从多晶硅发展的角度,乐山都理所当然地应当接受“中国硅谷”这顶桂冠,而且要高高扬起“中国硅谷”这面旗帜,成为乐山一张叫得响的名片。
乐山定位为“中国硅谷”,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吸引各类高端人才;有利于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有利于吸引和积累高效资本;有利于同世界各地硅谷交流,扩大开放合作;有利于发展硅文化旅游产业。一句话,有利于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使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在成都经济区中发挥作用。
二、乐山区县要突出推进“五都”建设
市域经济的发展并非单兵独进,需要多个经济增长点为基石。而县域经济就是这个基石,基石牢则支撑稳。在新常态背景下,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五都”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打造县域经济的升级版,使“中国硅谷”的基石更加牢固,从而推动全市经济更加迅猛地发展。
升级“西部瓷都”。夹江陶瓷产业经过二十多年无中生有、由小到大的历程,现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在我国建陶产业的版图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有了“中国西部瓷都”的美誉。夹江陶瓷产业在“裂变式”发展产生“夹江现象”的同时,也因粗放式增长带来了档次低、布点杂等问题。夹江因瓷而兴,也必需因瓷而盛。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产业产品向高端转型升级,迅速摆脱产品低端代名词,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要扎实引进一批、淘汰一批、转产一批、重组一批,提高高端建筑陶瓷产品占比,积极拓展卫生洁具陶瓷、工艺陶瓷等领域。逐步将重心向核心技术研发、核心设计创新领域转向,推进夹江陶瓷从生产基地向研发中心提升,从制造向创造转变;巩固产业集群,依托夹江省级经济开发区、高端陶瓷产业园两大核心平台,大力发展物流、包装、色釉料等相关配套产业,完善集科技研发、绿色生产、现代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把“中国西部瓷都”做大做强。
改造“西南不锈钢都”。沙湾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加工基地,5年时间,不锈钢产业聚集了以西南不锈钢公司为龙头,各类生产加工和关联企业50多户,已形成了较为完整和高度聚集的“冶炼→制品→市场”产业链。当前,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不锈钢产业也不可避免遇到银根紧缩、成本增加、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但不锈钢制品属五金加工类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从人均消费水平看,我国人均不锈钢材最高年消费量只有0.5kg,仅占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5%,可见不锈钢材的消费需求潜力还很大,产业发展还大有可为。今年5月份,西部最大的不锈钢市场在沙湾开业当天,入驻商家就有60多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今后要加强与相关产业以及下游产业的合作,大力开拓建材领域、运输领域、环保领域等方面的市场,挖掘市场潜力,开发高附加值、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产品。
打造“西部盐磷之都”。五通桥、井研、马边等区县盐卤、磷矿资源蕴藏丰富,有着发展盐磷化工产业的先天优势。过去,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普通化工、基础化工、原料化工。早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初期,乐山市就提出了打造千亿盐磷化工产业的战略布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盐磷化工产业正逐步向精细、高端化工转型,形成了一批以和邦、永祥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企业,建成了五通桥循环产业园。盐卤、磷矿均是不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合理利用、循环利用,最终转换为产业资本,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做大做强盐磷化工产业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要全面推动产业内循环,通过上下游相互配套,副产物循环利用,形成主导产品环环相扣的封闭环,将“废弃物”吃干榨尽,实现资源清洁高效利用;要推进化工精细化、专用化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展二次加工,把产业做专做细;要整合重组产业,统筹全市盐磷化工产业,建设精细化工园,提高产业集中度。
发展“西部纸都”。沐川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林面积达80万亩,森林覆盖率77.34%。经过多年探索,沐川按照“制浆上规模、纸业成集群”的思路,走出了一条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路子,打造出了“西部纸都”这张名片。近年来,经济发展带动了纸产品消费迅速增长,为造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国家在产业政策上也在积极引导造纸行业的产业升级,推动造纸行业向高产能、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市上规模的造纸企业有沐川的永丰、禾丰,犍为的玖龙、凤生纸业等,在各自领域占领有不错的市场份额。但发展“纸都”,一方面要有量的大提升,上下游产业要协调同步推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元化产业链;另方面,要有品牌的支撑,通过数个拳头品牌集束成簇,打造耀眼的区域品牌。同时,还要充分挖掘纸文化,规划建设以林、纸等为主题的文旅休闲项目,扩大产业外延。
建设“中国绿茶之都”。乐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全国知名,茶叶产业一直是峨眉、夹江、沐川、马边、犍为等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1年,乐山市荣获“中国绿茶之都”荣誉称号。当前,全市茶产业种植基地初具规模,品牌效应日趋明显,但仍有产业不大、产品不精、品牌不响等差距。茶产业是一项前景广阔的健康产业、内涵丰富的文化产业、效益明显的裕民产业。建设“中国绿茶之都”,一是做强茶产业。一方面,稳定茶园面积,做优基地。另方面,打好保健养生牌,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培育一批茶多酚提取、茶产品开发等精深加工项目。二是做大茶品牌。推进“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联动打造,以品牌树形象、增效益,重点打造几个如仙芝竹尖等精品产品,力争使“峨眉山茶”家喻户晓。三是做深茶文化。品茶即是品文化。以峨眉山茶悠久的人文、历史背景为载体,精心挖掘和培育“峨眉山茶”文化内涵,推进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的深度融合。
三、“一谷五都”在成都经济区发展中将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谷五都”融入成都经济区,将会对经济区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这表现在:
(一)将使乐山打造成“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成都经济区更具活力。“增长极”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企业集聚;二是增长效应向周边传导、扩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起飞。“一谷五都”使增长极由抽象变成了具体,由理论变成了实践,使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谷”带动“五都”,“五都”支撑全市经济起飞,并向成都经济区传导和扩散,使成都经济区更具有活力。
(二)将使世界硅谷与中国硅谷相互对接,推动成都经济区向成都新谷迈进。今年7月12日,世界硅谷市长代表团走访成都,来访的是美国硅谷的9位市长,列举了每个城市拥有的公司,成都人听了的感想是一句话:“如雷贯耳!”郫县、双流等地领导当即表示要到硅谷取经。乐山亮出“中国硅谷”这张名片,可充分吸引世界的眼光,有机会与旧金山、班加罗尔直接对话,这将使乐山、成都乃至全省在发展理念、人才交流、产业对接、资本运作上一个新台阶,对乐山、成都经济区对外开放合作、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产业发展都会起到突破性的推动。
(三)将使乐山更快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而推动成都经济区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王东明书记在成都经济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抢抓‘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在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上精准发力”。如何“精准发力”?乐山作为“中国硅谷”可直接与中国蓝色硅谷——青岛联通,同时也可以直接同欧洲硅谷——莫斯科对接,更快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蓝色硅谷青岛市,自建设之初就以推动国家海洋强国为己任,以打造国际知名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目标,成为国家海洋自主创新示范区。俄罗斯提出要在莫斯科附近建一个高新产业和高端人才集聚的中心,称之为“欧洲硅谷”。乐山以建设“中国硅谷”为目标,在水、陆两路与欧洲硅谷、亚洲硅谷、中国蓝色硅谷对接,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在融入“一带一路”中精准发力,扩大对外合作,进一步推动成都经济区更快发展。
第一作者简介:吕光明,男,中共乐山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学科领域:经济学;主研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