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铁路建设和科技创新,积极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铁路建设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在拉动经济增长、消化过剩产能、保障和促进就业等方面作用突出。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制定实施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等支持铁路建设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考察铁路工作,对加快铁路建设、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铁路“走出去”等提出要求,并在多个重要外交场合宣传推介中国铁路,使铁路干部职工倍受鼓舞。铁路总公司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为动力,深入推进铁路建设领域和科技领域的创新。针对铁路建设规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的实际,围绕解决好资金筹措和建设管理两大课题,一方面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铁路分类建设,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利用效益预期好的项目进行市场融资,打开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大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总公司建立专业化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承担重大项目建设、铁路局专业化指挥部承担其他项目建设的新模式,保证了铁路建设安全优质高效推进。2013年,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38亿元,投产新线5586公里;2014年,完成建设投资8088亿元,新线投产8427公里;2015年建设投资规模计划达到8000亿元,投产新线预计在8000公里以上。截至201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11.2公里,其中高铁达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路网结构得到不断优化,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铁路科技创新方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机车车辆技术、重载铁路技术、高原铁路技术、通信信号和信息化技术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高铁领域更为突出,无论是在高铁工程建造方面、高速动车组方面还是在高铁系统集成方面、运营管理方面,都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经下线。下一步,我们要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不断提高铁路技术创新水平,打造中国铁路品牌,为铁路建设、运营和“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四、推进经营机制创新,不断增强铁路企业发展后劲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近期,又在吉林调研时强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些重要论断,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切实提高铁路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推动铁路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铁路总公司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应有的担当。近年来,铁路总公司紧紧围绕增收节支创效,在完成国家重点运输任务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铁路优势,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做大做强客货运输核心业务,用好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统筹运用各类生产要素,延伸铁路客货运输服务链,全方位拓展铁路市场,在确保安全、社会效益和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铁路企业经济效益。目前,铁路土地综合开发、站车商业、工业制造、建筑施工、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经营业务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全路初步构建形成了主营业务优势明显、产业结构科学合理、竞争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多元化经营新格局。同时,为充分发挥铁路局的市场主体作用,我们加强了对所属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优化导向安全、质量和效益的考核指标,加大了考核和问责力度。从今年开始,我们建立实施了铁路运输企业盈亏与工资挂钩机制,进一步压实铁路局的经营责任,调动各个层级和全体干部职工增收节支创效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闯市场、合力创效益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