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勇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2015-12-17 10:00:16
来源:本站
编辑:徐佳

  二、中国共产党是勇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中华大地,“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许多仁人志士试图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使先进的中国人看见了拯救民族的曙光,他们从《共产党宣言》中找到了理论依据,从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实践中得到启迪,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是勇担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重担的先锋

  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中国,内乱外患使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灾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挑民族解放和民族繁荣富强的重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终于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毛泽东同志的担当精神,不仅仅在于他超群的智慧,卓越的领导才能,还在于他的非凡的人格魅力,他一家六口人先后为了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挫败了“四人帮”的篡党夺权阴谋,为后来党中央迅速粉粹“四人帮”反党集团夺得了先机,毛泽东的一生,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他率先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同志的担当,是对中国革命和人民的事业无比忠诚的担当,是无私无畏无比干净彻底的担当。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左倾思潮导致的“文革”十年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担当品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应时代的要求,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大气魄,拨开重重迷雾,力排种种羁绊;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以超群的胆略和智慧,力挽狂澜,一举粉粹“四人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独树一帜、引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新潮流,再一次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担当的光辉典范。

  面对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担当理念,创造性地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攻坚克难,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先后成功应对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先后战胜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以非凡的担当气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各种复杂局面和国内经济转型等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夙夜在公、励精图治,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和担当历史重任的新境界。

  (二)中国共产党是勇担国际主义义务的先锋

  秉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英明论断,自从新中国一建立,中国共产党人就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光辉旗帜,坚定的支持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坚定地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斗争,坚定不移地支持第三世界有关各国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1950年开始到1978年止,中国对越南的援助除了道义援助、抗法战争援助以外,军事、基础设施、粮食等物资援助总额在200亿美元以上。对坦桑妮亚和赞比亚的支援,仅坦赞铁路一项,中国就建修了320座桥梁,22条隧道、93个车站,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壮丽颂歌。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1976年以前,中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而援助的内容涉及现汇、技术、物资、工程,乃至劳动力等诸多项目。据有关文献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2013年底的63年中,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的金额达到3456.3亿元人民币。

  据美国媒体报道,自2000年至2011年十二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为51个非洲国家援助1673个项目,援助总额约750亿美元。在54个非洲国家里,仅有3个国家未获得中国的援助。中国的担当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坦荡胸怀和担当风范,创造了一个国家对外援助不加任何附加条件之最,创造了一个国家承担国际主义援助的数量之最,这是何等的担当气魄!

  此外,还有诸如抢险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维和维稳等方面的对外援助和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义务,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的无私奉献,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勇于担当的典型代表,为国际社会主义社会、为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树立了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大党大国之风范和丰碑!

  (三)无数杰出的共产党人是勇于担当的脊梁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人心怀崇高革命理想,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年轻的共产党员夏明翰在被国民党新军阀杀害前,写下的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所表现出来的是但当精神;抗日战争中时期,为掩护八路军大部队撤离,被日本鬼子包围在狼牙山悬崖绝壁前,而选择跳崖身亡的狼牙山五壮士,表现的是担当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只身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为解放大军攻克隆化城防扫清道路而英勇献身的董存瑞表现的是担当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吐着红红火色的机枪口表现出的是担当精神;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之时,纹丝未动,任凭烈焰吞噬自己年轻的生命,用生命换来侦察任务的完成和战斗的胜利,表现出的是又何尝不是担当精神。

  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同样表现出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担当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雷锋总是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表现出的是担当精神;党的好干部焦裕录、孔繁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出的是担当精神;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的时候,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多次亲临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指挥抗震救灾,号召并带领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举全国之力抢救伤员,恢复重建,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勇于担当、抗震救灾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