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理论研究  >  理论成果  

勇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

2015-12-17 10:00:16
来源:本站
编辑:徐佳

  三、担当精神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必备的优秀品质

  担当精神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品质要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并将随着“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被不断赋予新的涵义,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成为新的征途上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维护世界和平离不开担当精神

  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几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强权政治、地区小霸仍然存在,国际局部争斗、生存环境争夺风起云涌,今天的世界和我国的国际环境十分不太平。台湾回归、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国际主义义务还任重道远。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必须责无旁贷的将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继续扛在肩上。

  (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担当精神

  在国内,我国尚有7,000多万人口尚未脱贫致富。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不断涌现;而且,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共产党人“本领恐慌”的问题越发突出,这些都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共产党人要完成自己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勇立时代潮头,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担当责任的素质和本领。

  (三)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三大自信”离不开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不断满足人们的美好期望。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值也就越高,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人无疑会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顺应人民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关注的头等大事。因此,共产党人“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让人民群众倍觉党的温暖,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毛泽东同志早在青年时代,就在《湘江评论》中撰文激励广大爱国青年要有主人翁的担当意识,认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在今天看来,我党面临的“民族振兴、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三大历史使命”也需要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典型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担当。共产党的担当精神,必将继续激励共产党人创造更多更灿烂更辉煌的成就,书写更加辉煌绚丽的历史新篇章!

共3条首页上一页123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