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走得“深”群众离得“近”
——我省深入扎实开展新一轮“走基层”活动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8月14日,星期五,乐山五通桥区金山镇金家滩村一个刚完成危房改造的农家小院里,女主人严真蓉正在晾晒新打的谷子。她的丈夫腿脚不便,儿子在外务工,家里的生活基本上由严真蓉一肩挑。
说到区、镇、村三级干部给予的帮助时,严真蓉笑眼弯弯:“今年杨区长来家里好多趟了,前两天还来过。现在房子修好了,低保解决了,娃娃有了稳定的工作,过年过节有面有肉有慰问金,谷种、化肥、鸡苗不愁,日子越过越滋润。”
作为乐山市五通桥区区长杨军的精准扶贫帮扶户之一,严真蓉家的每一步变化,都与杨军的入户“家访”分不开。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去年底,我省新一轮“走基层”活动启动。截至目前,全省100多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270万余人次,累计走访群众516万余户、1320万余人,收集意见建议54万余条,更新完善“三本台账”12万本。
“走基层”,党员干部走出了“真心和实意”,结出了“干群关系和谐、奋力迈进全面小康之路”的丰硕果实。
带动力
服务“四个全面”,一级带着一级干
“四大片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高度重视。
去年3月,省委书记王东明深入大小凉山腹心地带5个贫困区县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四个好”的目标,对推进彝区扶贫开发作出8个方面具体部署。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前后,王东明又前往地处乌蒙山区的宜宾市屏山县、地处秦巴山区的南充市仪陇县调研,检查指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本月18日,王东明来到凉山州冕宁县,先后考察了漫水湾镇西河村、稀土工业园区,进村入户看望彝族群众,与基层干部亲切交流,实地了解彝家新寨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
稳增长政策措施必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操作层面。今年以来,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深入数十家企业一线调研,实地督促检查国家和省级出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领域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反复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企业、基层,把政策宣传到所有服务对象,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真正让政策措施落地。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名省领导均深入联系点两天以上,督促各地围绕“十个抓紧抓实”狠抓工作落实。
4月起,38位省级领导、50位省级部门厅级领导、120位市州领导带队赴全省有扶贫任务的161个县、414个乡镇、677个贫困村集中督查调研,找出6大类128个突出问题,提出3大类221条建议,形成督查调研报告103个……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党政领导带头深入基层送温暖、搞调研、讲党课、抓落实,示范带动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和服务对象,增强了“走基层”活动整体合力。
工作部署时走下去、工作安排部署后走下去、重要节点上走下去。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川实践,“走基层”成为重要抓手——
围绕稳增长、调结构,省委组织部集中开展产业园区党建工作大调研,从管理体制、班子功能结构模型、干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开展“欢乐藏区行”暨“法律七进”活动,省委宣传部组织约200名文艺工作者、医务人员、法律工作者和农技专家等,深入乡镇、牧民定居点和寺庙宣讲政策、提供服务。
省国资委每名领导干部联系4-5户重点企业,定期深入企业面对面听取意见、共商对策,帮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灾害面前,省财政紧急下达“6·22”暴雨洪涝灾害生活救助金15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和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在绵阳,“走基层、大宣讲”活动,及时将中央和省委最新决策部署传达到基层;在雅安,“法治文化进新村聚居点”“法律进重建”等活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300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