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四川省党委(党组)中心组  >  学习动态  >  学习交流  

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奋力推进“四个全面”

2015-08-06 16:46:29
来源:本站
编辑:覃贻花

(四)“三严三实”是政治规矩,全面从严治党,纪律要严、规矩要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三严三实”就是新时期治党的规矩!从深化作风建设来看,转作风改作风正处于一个关键点、节骨眼上,必须乘势而上;从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来看,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还要从严上入手、从实处着力;从锻造过硬队伍、推进事业发展来看,也需要大力弘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三严三实”这个规矩贯彻始终,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一是学习教育必须抓实。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们大家都参加了,那的确是动了真格、红了脸、出了汗,自灵魂深处来了一次大洗礼。从活动过程来看,如果学习教育不到位、思想认识不跟趟,就会使征求意见流于形式、交流谈心不能坦陈相待、开展批评难以触及灵魂、查改问题无法对症见效。要想正风肃纪取得实效,学习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抓实抓牢,并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满足于开几次会、听几堂课、念几篇材料、抄几页笔记,而要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通过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原原本本地读,认认真真地学,真正入脑入心。要围绕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通过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坚定“三个自信”,应有的意志不被“乱花”迷惑,应有的定力不被“浮躁”困顿,应有的作为不被“舒适”消磨,应有的正气不被“物欲”侵蚀。

二是干部管理必须从严。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西区在干部管理上做了很好的探索,制定了《西区领导干部状态管理暂行办法》和《干部日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散求严、去浮求实、去拖求快”的长效机制,这些制度很有必要。新常态下,从严管理干部,不仅是选人用人,更强调功夫在平时。干部日常管理监督,重在抓早抓小抓苗头,防微杜渐,督促干部用心干事。平时,针对一些小事小问题,一定要多扯扯袖子、提提领子,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这也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同志感慨,多年没有开展这样敞开心扉、袒露思想、能起到作用的谈话了。要把经常性谈心谈话这种务实管用的做法,用制度固化下来。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严格执行退休制、任期制,形成常态,不搞特殊;运用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问责免职等方式,推动不称职、不适宜、不作为的干部下。

三是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去年,中组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专门印发通知,要求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任务。这份通知的背后,显示的是党中央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的高度重视。有数据表明,截至去年4月,全国共排查确定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57688个,占总量的9.6%;软弱涣散的社区党组织5222个,占总量的5.6%。而选举过程中的问题更是令人震惊,南充贿选案使当地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村“两委”换届期间拉票贿选不在少数,为了一顶小小的“官帽”,一些候选人通过请村民吃饭、向村民发放米面油等手段“拉票”;还有少数人不惜投入巨资进行贿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把工作做到前面。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决整治拉票贿选、违规任用干部、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和“三超两乱”等问题,做到聚焦问题不散光、查找问题不护短、猛药去疴不手软,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西区要继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领域从村(社区)扩展到机关、“两新”党组织,按农村不低于10%、其它领域不低于5%的比例倒排整顿;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健全完善街道建“大工委”、社区建“大党委”、网格建支部、共同生活空间建功能党小组的“四位一体”区域化大党建组织体系,加快各类党建资源均匀分配;从严管理党员,加大从青年工人、农民工、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优化党组织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

(五)“三严三实”是从政准则,做基层好干部,自身要严、工作要实

“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从政的根本准则,也是好干部的具体标准。特别对于奋战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基层干部来说,更是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要求。试想,基层要对抗的各种腐蚀更多,不严以修身何以立身?基层要平衡的利益纠纷更多,不严以用权何以树权?基层要抵御的糖衣炮弹更多,不严以律己何以正己?基层要考虑的具体实情更多,不务实谋事何以成事?基层要克服的发展困难更多,不实干创业何以立业?基层要为群众解决的切身问题更多,不踏实做人如何服人?

我也在基层干过,当过镇长,深知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最近朋友圈里流传一条微信——《乡镇干部的岗位状态很危险》,说乡镇干部是“万金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分系统、下面是总统;是“千斤顶”,权比芝麻小、责比西瓜大,要顶得住压力、受得了委屈;是“灭火器”,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是“出气筒”,今天让群众出气,明天让上级出气;是“替罪羊”,工作要做,责任要担。描述的这些状态有些客观存在,有些比较偏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干部的苦处、难处和不容易。不过,在攀枝花,对基层干部历来是保护和爱护的,在用人上也十分注重基层导向,去年表彰的5名优秀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交流提拔到市级重要部门任职。所以,基层干部只要踏实肯干,群众认可,组织信任,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但必须自觉做到:严律已、慎用权、廉从政、真做事。

——严律已。《松窗梦语》中有则小故事:某人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择地而行”、循着干净的路面走,怕弄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里,此后,轿夫干脆深一脚浅一脚地踩下去,不再顾惜了。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凡事都有第一次,初次是关隘,是门槛。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把握自己,认真对待每个第一次、警惕每个第一次,要在每一件小事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守得住言行,保得住名节,真正守住底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基层干部要时刻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真心维护党员干部的形象。毕福剑事件足以让大家警醒,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监督无处不在,干部的一言一行、政府的一举一动,比以往更加受到群众的关注和监督。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公之于众,并迅速发酵成网络热点。例如“表叔”杨达才,因为在处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中的“不经意”微笑,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引发网民的“人肉搜索”,最终导致其腐败问题曝光,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不过,“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如果领导干部能够洁身自好,必将不惧于任何形式的监督。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平时严格自律,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得住群众的审视。

——慎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运行正常,可以守护正义、维护稳定;权力运行失控,必然行为越轨、腐化堕落。英国历史学家柯克顿说过:“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滥用权力,就是连接这两者的通道。”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总结了历代的贿赂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叫做“贿随权集”,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而运行。一个人手上刚刚有点权力,身边就开始围上一些捧场、逢迎的人。他们看中的不是感情,也不是人缘,而是你手中的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的职业,是一种“高危职业”。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笑脸和捧场,哪里就有拉拢和腐蚀。手中的实权越多、权力越大、风险就越大。如果不谨慎用权,不出以公心用权,就会败下阵来。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过我们:“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用好权力的关键是对权力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人权力观“错位”后,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淡忘了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的准则,更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千年不变的古训。政治动摇、经济贪婪和生活堕落,只能加剧权力观的嬗变、理想信念的背弃和党性的丧失。这方面可供警示的案例非常多,既有上层领导,也有基层干部;既有外地人,也有身边人。但是,最终无不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掌权不是一种荣耀和风光,更不是一份安逸,而是一份辛苦,一份责任。有一副对联说得好:“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间,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权力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没有小舞台,只有小演员”,无论官职大小,是主角还是配角,能不能演好,关键取决于个人能否在组织提供的舞台上认真唱戏。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管“官大官小”、职务高低,都要做最好的自己,把权力当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兢兢业业工作,老老实实做事。

——廉从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大家“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它看似朴实直白,实际上蕴含着各级干部应有的操守、气节和荣辱观,揭示了现代社会权力治理的基本准则,也为反腐治本提供了现实路径。“当官”与“发财”是人生道路的两种选择,一个向往社会地位,一个追求财富资源。国家治理需要官员,社会发展依赖财富。问题的症结在于,某些人把“当官”与“发财”看成一对孪生姐妹,信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为官理念,于是当官成了发财的捷径,发财成了当官的目的,久而久之,形成腐败滋生的恶性循环。党的十八大后打老虎、扑苍蝇,一些“小官大贪”让人震惊。如6年敛财5000万甚至一度惊动中纪委的原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科长侯福才,又如家中被搜出1.2亿元现金、37公斤黄金、68套房产手续的原秦皇岛市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媒体形象地称其为“苍蝇的体格,老虎的胃口”。这部分人与在座很多同志一样,都是科级干部,分析他们的贪腐历程,有两点值得大家警醒。第一,心理失衡。部分“小官”自视甚高,自以为是,打的是升官发财的主意。一旦长期得不到升迁,就会退而求其次,在及时行乐心态的作用下目光转向,从而大肆腐败。第二,岗位阻塞。在一些地方,由于人手、经验等因素,导致部分“小官”长期占据关键岗位,在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情况下,很容易就滋生了腐败。这种现象在乡镇和村一级特别明显,有些乡镇办所负责人以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等一干就是一辈子,很容易就钻了法律和制度的空子。正所谓,“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廉贪一念间,荣辱两重天,官有官道、商有商道。大家既然选择了从政,就该把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守住自己那口人生清泉,坚持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做一个让老百姓称赞的清官,做一个让亲人引以为荣的好官。

——真做事。《之江新语》中有句话“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做官”。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两种人,两种做法,一个为民干事,一个为已做官,泾渭分明,清清楚楚。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一个“怕”字,前者怕丢民心,后都怕丢帽子。必须看到,“求稳怕乱、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不敢试、不敢闯、不敢担当”的思想还较为普遍。一些干部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先想到怎么去解决,而是让、躲、逃、跑;一些干部遇事情、干工作总是要等领导签意见、提要求、作部署,事事以领导安排为准,领导没有安排的,即使在职责范围内也不做,领导安排了的有时也以政策没有规定为由拖着做;一些干部总是认为做得多错得多,不敢往前、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半步,满足于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怕承担更多工作。正是因为这个“怕”字,导致了一些工作被耽误,一些机遇被错失,一些问题和错误没有及时改正。“8·29”事故就是“怕”的最突出表现,在事故发生前已经发现企业有超层越界、超能生产的情况,甚至也进行过分析研判,提出了问题,但是基于全市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基于西区煤炭为主业的现状,“怕”影响经济发展,“怕”挨领导批评,“怕”得罪他人,不敢去面对,不敢去解决。就是这个“怕”字断送了一些干部的大好前途,葬送了48条鲜活的生命。作为基层干部,头上有顶小乌纱,身上背着守土责,必须看轻乌纱,看重责任,勇于担当,为当地、为老百姓真真正正做一些实事、好事。

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党课: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希望大家牢记这“四有四不”,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

共5条首页上一页..345共5页